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共用汽車面臨牌照等多重現實制約 城市能否承受存疑

2017年08月31日 09:56:12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原標題:共用汽車面臨更多現實制約

  據報道,北京首個共用汽車示範區日前在石景山區正式啟動,首批投放200輛共用汽車,年底將達到600輛。繼共用單車之後,作為共用經濟新的産物,共用汽車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開始冒頭。

  不少網民認為,共用汽車面臨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多重現實制約,與共用單車不同,其發展需要大量資源支撐。政府、城市、社會、行業等能夠給予多少支援,具有不確定性。共用汽車能否順利發展,考驗企業智慧,也更需要社會資源支援。

  城市能否承受是一個疑問

  有網民期望,共用汽車能夠提升交通效率,減少交通堵塞。一輛共用汽車的使用效率在60%以上,而私家車的一般使用效率僅有15%-20%。共用汽車如能發展起來,可以減少私家車的保有量,進一步降低交通擁堵,也能夠減少空氣污染和汽車尾氣的排放。共用汽車作為公共交通的補充部分,可以在一些公共交通並不發達的區域,為老百姓的出行出一份力。

  “共用汽車毫無疑問要紮根在城市,但城市是否能夠承受是一個疑問。”網民“文書車雲”寫到。

  網民“啟木”稱,與共用單車相比,共用汽車面臨更多的現實制約。共用單車成本不高,可以隨停隨放,沒有停車費,唯一的制約因素只是城市道路空間的容量。而共用汽車完全不同,除了面臨搜尋成本和停車費分攤等問題,還要應對以下幾個方面的挑戰:一是城市擁堵不斷加劇,是否還有共用汽車活躍的空間?二是隨著限牌限行政策的推出,共用汽車如何突破這一限制?三是交通違規、交通事故的責任該如何劃定?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制約著共用汽車的發展空間。

  尖銳矛盾考驗各方智慧

  據報道,交通運輸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小微型客車租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鼓勵分時租賃發展”。

  在網民“王雪”看來,這無疑給相關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不過,共用汽車在國內處於發展初期,面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這個行業需要資金,也需要大量牌照、停車場地等公共資源,共用汽車迅速擴張與相關城市資源日趨緊張之間必然出現尖銳的矛盾。公共配套資源如何及時跟上、合理配置,考驗政府部門的智慧和能力。面對共用汽車爆發趨勢,政府部門應未雨綢繆,優化牌照、停車位、充電樁等公共資源的管理、調配、建設。

  網民“宋發良”也表示,共用汽車的發展,因為牽涉許多複雜的因素和環節,凸顯出來的問題光靠企業自身難以解決,必須依靠政府的宏觀把握和綜合統籌,為共用汽車“定位導航”、把好“方向盤”。其發展需要政府、城市、社會、行業等多方努力,有了政策上的支援鼓勵及其他諸多配套措施的跟進,共用汽車的發展才會步入快車道,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條,並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

  (記者 張小潔 整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