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菜鳥想實現無人機航拍夢要駕照? 開飛前有四大須知

2017年06月07日 16:0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6月7日電 (種卿)時下,無人機價格愈發親民、市場日趨規範,越來越多的人把藏在心底的無人機航拍夢“搬進”年度計劃。當你動了“買臺無人機”的念頭時,或許離成功航拍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此時,你最需要搞明白下面這幾件事。

  入門無人機

  價位、續航、操控 聽聽愛好者咋説

  對於無人機,多數人還停留在“沒吃過豬肉、卻見過豬跑”的階段,但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無人機將能“改變生活方式”。

  “民用無人機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或將對通用航空的某些應用造成衝擊。”從事無人機製造行業近十年的劉磊告訴中新網記者,以前必須使用通航飛機進行的遙感遙測,現在大量採用小型輕便的無人機進行;而植保無人機則改變了部分地區農藥噴灑的作業方式。“兩個例子都説明無人機已開始侵蝕通航業務”。

  不僅如此,聽起來高大上的無人機,價格卻很親民。記者在某電商平臺搜索發現,消費級無人機設備的價格從3000元到上萬元不等。在資深愛好者看來,3000元左右的消費級無人機,對入門者來説足夠用。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其消費級無人機的主要用戶群為旅行、攝影和科技愛好者。在他們看來,價位是一方面,續航、操控靈敏度、安全性等也是挑選無人機的重要指標。

  “以大疆精靈3為例,標稱續航時間約為25分鐘,但起飛前需要預熱,還要為返程保存體力。因此,在空中飛到80%電量時就要考慮返回,一塊電池大約飛行20分鐘左右。”無人機愛好者楊佳坦言,續航確實算個短板,但他對操作靈敏度相當滿意。

  經過培訓,楊佳是所在單位為數不多能操作無人機用於航拍的人,“無人機上手較難,起飛、降落都需要相應技巧,且操作手法非常影響機器壽命,最重要的是安全因素,別看東西小,翅膀打到人身上是會流血的”。

  別忘去登記

  9月起無人機無“準飛證”將被罰

  拿到無人機別激動,實名網路登記可是合規飛行的第一步。自6月1日起,民用無人機飛行有了“準飛證”。按照規定,單位和個人擁有者在完成登記後,將收到包含登記號和二維碼的登記標誌圖片,擁有者必須確保無人機每次運作期間,登記標誌均附著其上。

  官方為政策落地設置了兩個月過渡期,8月31日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若未按規定執行,其無人機的使用將受影響,監管主管部門將按規定進行處罰。

  然而,有媒體近期報道稱,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存在無法驗證身份資訊的“漏洞”。民航局適航司在回復中表示,目前,無人機登記系統只做身份資訊的記錄,只對字符的類型和位數進行校驗,沒有與公安部網路對接進行有效性驗證。民航局正與公安部門溝通,爭取能通過公安系統對登記人身份進行驗證。

  “想通過無人機追溯到人,還是可以的。”楊佳説,之前購買時就必須登記購買人姓名、電話等有效資訊。

  上述大疆創新人士説,大疆品牌全係産品在國內首次激活時,均要求用戶填寫手機號碼,相比銷售環節的實名登記,在産品激活時登記更便利,也能保證所有飛機都是經過實名制登記。

  要不要持“駕照”

  工業級無人機需持證 三種情形不需要

  隨著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擴張,新近加入的愛好者可能還不清楚,官方認可的資格證照有哪些?培訓拿證的費用如何?哪些無人機無需證照仍可飛行?

  目前,國家認可的無人機操作者考核證,是由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頒發的“民用無人機駕駛員合格證”。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執行秘書長柯玉寶向中新網記者介紹,目前,全國已有15000多人取得了民用無人機駕駛合格證,操控工業級無人機均需要考取證件。

  據記者了解,全國正在運作的無人機培訓機構大致有200家。記者隨機致電北京一家培訓機構諮詢得知,培訓課程包括理論基礎、飛機組裝、實地飛行等科目,脫産培訓時間一般為20天。從報名培訓、參加考試、到拿證的“一條龍”服務下來,總費用在14000-16000元不等。

  有網友疑惑,3000元買來的無人機,難不成要花上萬元去培訓、拿證?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無人機都要執照飛行。民航局于2013年11月下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就明確了三種無需證照管理的情形:在室內運作的無人機;在視距內(目視視距內半徑500米,相對高度低於120米區域內)運作的微型無人機(空機品質小于等於7千克);在人煙稀少、空曠的非人口稠密區進行試驗的無人機。

  由於絕大部分消費級無人機都在7公斤以下,所以,我們常見的無人機都無需執照飛行。

  自2013年開啟無人機航拍生涯,如今,李亞洲是一名職業航拍手,飛過39個城市,嘗試了汽車、人文、地理等諸多題材。在他看來,獲得官方證照並非一勞永逸,因為執法人員很可能不認這個。

  “這種情況確實有,民用無人機在監管領域仍存在管理權責不明的問題。”柯玉寶指出,根據規定,空中交通執法權在民航的執法部門、公安治安部門和空軍管理部門,三個部門各司其職,“預計再有兩年時間就可基本實現規範化管理”。

  如何合規飛行

  飛前要準備、申報計劃、服從監管

  “即使不用證照,經營人飛行前依然要向相關空管單位申報飛行計劃。”柯玉寶提醒。

  以公司為主體的商業無人機飛行,申報評估流程較為複雜。《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空中交通管理辦法》對民用無人機系統運作設置了12項安全評估要求。在飛行活動計劃一項中,包含了飛行活動類型或目的、預定的飛行日期、起飛地點、降落地點、巡航速度、巡航高度、飛行路線和空域、飛行時間和次數等具體內容。

  一般來説,公司申請飛行計劃所需5類材料:公司運營執照、航空器適航資質、人員執照、任務委託書和任務申請書。“申報過程至少一週起,管控越來越嚴,半個月甚至一個月的準備期很正常。”李亞洲説。

  對於個人無人機玩家,怎麼飛才算合規?

  柯玉寶説,目前,航空管制部門不受理個人的飛行計劃。“但是,並不是説個人飛行不需要申報。出於安全考慮,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相應的管理舉措”。

  由此來看,我國暫不受理個人的無人機飛行計劃;且駕駛“7公斤以下、飛行半徑500米範圍內、高度120米以下”的無人機也無需證照。但依據規定,這些無人機的飛行空域仍要接受相關部門監管,不得進入限飛區、聽從現場調度。

  為保障無人機安全飛行,民航局此前發佈的《輕小無人機運作規定(試行)》,就明確了負責整個無人機系統運作和安全的駕駛員需做好的4項飛行前準備:了解氣象條件;確定運作場地滿足無人機使用説明書所規定的條件;檢查無人機各組件情況、燃油或電池儲備、通信鏈路信號等滿足運作要求;制定包括備降地點等內容的緊急處置預案。(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

  下一頁   [延伸閱讀]   火箭軍一軍官沉迷手遊值班時錯過抽查 被立即調崗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