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小學性教育爭議課本將被收回 擇機繼續推進課程

2017年03月07日 07:1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呂春榮)日前,有媒體報道,杭州蕭山一位二年級孩子的媽媽在其微博上吐槽學校發放的《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稱教材尺度太大,並曬出含有“男女生殖器相關介紹”的圖片,引發網友熱議。

  涉事學校蕭山高橋小學教務處相關負責人6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回應稱,雖然當前校方已決定將該書收回,但性教育課程在中小學開展很有必要,因此,將來會在合適的時機繼續推進相關課程。

  面對爭議,上述負責人解釋稱,因事先未與家長溝通,才造成誤會,畢竟家長們的年齡及接受程度不同,存在意見分歧也難免。

  他表示,在當地,該校是最早使用該書的學校,其教學對象涵蓋各個年級學生,此前學生及家長們反饋都比較好。因此,學校不會因輿論的爭議就廢除該書,但會想一個比較合理的方式去推,同時也會照顧一些家長的想法。

  “實踐證明,此書是好東西,但將來如何用好,需要各方再進行探討。”上述負責人表示。

  未來具體什麼時候再推進,怎麼推進?該負責人説,會在一個合適的時間節點上進行。

  他進一步表示,該書是北師大專家的心血之作,編輯出來的東西比一些一線老師的經驗之談權威。此前,一些有相關教學經驗的老師也曾用它給整個年級上過大課,學生的反饋也非常好。

  對於爭議,編寫該書的北師大兒童性教育課題組日前發表了一篇題為《對<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引發討論的回應》,對編寫該教材的初衷與背景、編寫設計過程、網友熱議的“敏感內容”、進一步的完善改進等一一作出了解答。

  “一些網友和媒體在討論中使用的截圖是不完整的。”為便於外界完整地了解這部分插圖及所表達的內容,該課題組把《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有關“人的誕生”“身體的隱私部位”和“預防兒童性侵害”主題中出現的部分插圖,放在上述回應文章中。

  針對有網友質疑“教材的圖片尺度大”,課題組指出:“我們希望性知識能和其他科學知識一樣,被自然、準確地傳遞給兒童,讓兒童感覺到認識陰莖、陰囊、陰道、子宮等生殖器官,跟認識身體的其他器官一樣,懂得這些器官很重要,一定要保護好。”

  該課題組進一步指出,“事實上,孩子在我們的性健康教育課上能自然、大方地説出生殖器官的科學名稱,而且年齡越小越自然。這種對生殖器官的正確命名,其實有著重要的實際意義。”

  這篇回應文章稱,國際國內的性教育經驗表明,讓兒童説出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了解到自己誕生的過程,有利於兒童樹立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意識。

  據悉,在形式上,這套讀本基於校本課程教學材料設計,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每個年級分上、下冊,每個學期六課時。在內容上,依據《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相關內容要求和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佈的《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的六個關鍵概念,設計了家庭與朋友、生活與技能、性別與權利、身體發育、性與健康行為和性與生殖健康六個單元,涉及兒童性發展的各個方面。(完)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