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大學生"缺錢花"借校園貸 借款八千要還八萬

2017年02月22日 09:27:40  來源:中安線上-安徽日報農村版 作者:陸楊中國青年網
字號:    

  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大學生家長,兒子在合肥一所大學讀大四。去年12月,兒子因為缺錢花,通過校園裏的小廣告,聯繫了一個貸款公司,貸出了8000元錢。

  還款日期到了之後,我兒子不敢跟我們説,又再次向另外一家公司貸款,“拆東墻補西墻”,還上了貸款。就這樣,我兒子前前後後一共向5家貸款公司貸款。

  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兒子才告訴我們,如同滾雪球一般,他目前已經欠這些貸款公司8.8萬元了。我十分震驚,為什麼只借款8000元,最後卻要還8萬多元呢?

  我詳細問了兒子,自己也進行了調查。我發現,在大學校園裏,此類貸款公司的廣告非常多,而他們的貸款手續非常不正規,利息也特別高。基本上,借款5000元,20天后就要還款1萬多元。

  由於兒子不斷遭到騷擾,加上對方手上掌握了我們家庭成員及親戚的手機號碼,擔心影響生活,我在春節後不得不將所欠的8.8萬元全部歸還。思考一番後,我想通過貴報提醒大學生千萬不要接觸非法“校園貸”。此類非法校園貸款是無底洞,一旦接觸,後患無窮。

  碭山縣讀者 郭先生

  記者調查附記

  收到郭先生來信後,記者前往合肥多所高校進行了調查。 2月14日,記者在合肥師範學院看到,校園食堂外的宣傳欄上貼有很多 “校園貸”的小廣告。在安徽建築大學的校園裏,此類廣告也有很多,非常醒目。

  這些小廣告大都宣稱,“5分鐘放款”“無抵押,無擔保”。記者以學生名義聯繫上了一個放貸者。這位放貸者表示,只要提供身份證和學生證的複印件,最高可以貸出10萬元,“不需要任何抵押物。 ”

  那麼,這些放貸者如何獲利呢?記者了解到,由於很多大學生急需借錢,這些放貸者利用這一心理,讓大學生在欠條上寫出的借款數額遠遠高出實際借出的錢款,以規避法律責任。 “比如你貸款5000元,那麼你需要寫下10000元的借條,對方才會把錢給你。 ”郭先生説,他的兒子正是如此。

  郭先生坦言,很多大學生只知道眼前需要錢花,卻不管後期將面臨多少壓力。因此,即便還款額明顯高出了借款額,大學生還是在借款合同上簽了字。也因為如此,給後期的維權帶來了難度。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很多放貸者都是通過在高校中招聘大學生來兼職放貸。這樣一來,使得很多辦理貸款的大學生,放鬆了警惕。一些兼職大學生為了提成,慫恿身邊同學來辦貸款,同時也過分誇大“校園貸”的好處,掩蓋了風險。

  此外,為了防止學生賴賬,放貸者在放款時,會讓借款的大學生填一張包含家庭成員聯繫方式的表格,“甚至包括輔導員的電話,都要寫在表格上。 ”郭先生説,一旦學生沒有按時還款,放貸者就會聯繫這些家庭成員,進行恐嚇騷擾。

  就此現象,本報法律顧問韓寶指出,由於借款合同中沒有約定利息和利率,只約定了一個固定的還款金額,所以按照有關規定,很難認定放貸者的行為違法。但韓寶指出,對於恐嚇要賬的情況,大學生可以選擇報警。

  韓寶指出,大學生應當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有用錢需求時應當選擇正規金融機構。同時,簽訂借款合同時,一定要明確本金和利息為多少,切勿盲目簽訂明顯不合理的借款合同。

  短評

  莫讓“校園貸”變成“校園害”

  “校園貸”顧名思義,是指主要面向校園內在校生提供的金融貸款。一方面,的確有一些正規的校園網貸平臺,通過正規金融貸款,為學生提供助學資金、消費資金、創業資金等,幫助學生渡過資金難關;但另一方面,出現了非法運營、放高利貸等惡性網貸平臺。一些不良校園網貸平臺明知學生還款能力不足,卻惡意誘導學生大額貸款,然後非法追貸,甚至不惜恐嚇敲詐、逼迫誘導學生從事色情活動。

  非法“校園貸”黑手背後的利益鏈條環環相扣。從最開始校園推廣階段的病毒式行銷、誘導式推廣,到借貸時“無前期”、“零利息”、“低利率”的空頭諾言,再從放貸時格式合同裏的暗藏條款、霸王條款、複利計算條款等,到還貸時的恐嚇威脅、步步緊逼……非法運營的“校園貸”在各環節設計上。不少學生為了一時的高消費、賭博等,而向善於偽裝的校園網貸平臺伸出求助之手,被利滾利、債堆債,最後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深陷泥沼而無法自拔。此外,還有不少學生利用相關網貸平臺的監管漏洞,用同學的名義進行惡意騙貸、欠貸,甚至是金融詐騙。

  遏制不良“校園貸”,除了需要相關部門及時作為,更需要廣大學生自覺抵制。一方面,廣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金融消費觀念,增強自控力,抵制各種“零利息”、“低利率”的誘惑,抵制過度消費和超前消費;另一方面,廣大學生要珍惜個人信譽,甄別不良“校園貸”平臺,自覺抵制和防範金融風險。此外,更不能利欲熏心,為了蠅頭小利而拖同學好友“下水”。只要廣大學生心如明鏡,不為“小利”所動,任他“校園貸”套路深似海,也不會被蒙蔽雙眼。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