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團圓飯越吃越健康:城市吃新鮮 農村不再殺年豬

2017年02月03日 08:24:59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民以食為天。記者走訪發現,春節期間,人們在飲食上不再追求“年年有餘”,而是“豐儉由己”;人們喜歡現吃現買而很少囤菜,飯菜更加講究健康和營養搭配。做一頓健康的年夜飯已成為很多家庭的共識。

  這也反映出人們生活的變化:隨著春節肉菜品種越來越豐富、網購越來越便利,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提高,年夜飯有了更多的選擇和考量。

  城市

  隨時購買吃新鮮

  大年三十晚,蘭州城華燈初上,年味漸濃。居民樓內,灶上發出的熱氣給廚房玻璃鋪上了一層水霧。正在準備年夜飯的市民王彤説,以前家裏過年都做很多菜和飯,量比較大,現在都是不剩飯不剩菜。不僅如此,家裏人更喜歡吃涼拌菜,肉菜什麼的吃不太動。

  北京市民周凈泓説:“現在生活好了,大家都喜歡吃新鮮。我老家是湖北的,特産都可網購,特別便利。超市的品種也越來越齊全。”

  “我們家這幾年過春節,清淡口的菜更受歡迎。我覺得主要是大家的生活水準提高了,平時想吃啥就能吃上,不用等到過年吃上一頓。加上現在身邊有健康問題的人也多,大家的保健意識也增強了,平時吃飯也都會注意點兒。”蘭州市民邵蘭説。

  農村

  今年不再殺年豬

  大年初一一大早,太陽剛剛爬出來,楊國鐲和家人便開始吃飯了。初一的飯是前一天已經準備好的:豬肉、鹵牛肉、紅燒魚還有許多素菜,主食是米飯。

  楊國鐲的家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太石鎮豁峴村,由於住在山上,她到縣城或者是走親戚都有一段距離。説起年夜飯來,她説:“以前我們家過年都要殺一頭年豬,除了幾道素菜,大家都吃豬肉,就是那幾樣。現在過年,葷菜各樣都要來一點,就不殺年豬了,買點排骨、雞魚肉、素菜,也很方便。菜不用提前囤好,而是現買就成,因為買起來方便,還可以網購,大家都喜歡吃新鮮的。”

  也有為了吃口新鮮的,提前“備半年”的:大年三十晚上,甘肅慶陽市鎮原縣太平鎮的段志傑一家,一道新鮮的涼拌香椿端上桌後成了寵兒。段志傑的母親和媳婦都愛吃香椿菜。而香椿只有每年清明節後才可以吃到,可供採摘烹飪的時間僅有20多天。

  段志傑説:“葷腥吃多了沒啥新鮮感了。還是素菜好!今年清明香椿芽下來之後,媳婦把新摘的香椿菜煮到六成熟後擠出水分,用保鮮膜包住後在冰箱進行冷凍,就可以存放到這個時候吃,還是很新鮮的。”

  海外

  一起做頓家鄉菜

  蘭州市民丹妮現居海外。她回憶,以前在國內的時候,她家裏的年夜飯都是在外面吃。到了美國之後,年夜飯“都是幾個朋友大家湊成一個大家庭一起做,東北妞兒做鍋包肉和地三鮮,新疆妞兒做大盤雞,廣東妞兒煲個湯,不會做飯的妞兒拌個沙拉,主食一般是餃子,飯後是酸奶和水果,由於怕胖,飯菜油都比較少。”

  許彬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從事交通運輸業。“每年春節,留守在這裡的中國人以中資公司為單位,十幾個人一起做二十幾道家鄉菜,和國內吃的一模一樣。因為時差,都是中午吃。今年我們做了雞蛋炒韭黃,蔥拌豆腐,醬牛肉,紅燒羅非魚等,都是葷素搭配的。”他説:“下午兩點國內的春晚就開始了,大家邊聊天邊吃零食。盧薩卡晚上6點剛好是國內的夜裏12點,祖國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我們也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鞭炮煙花,聽著新春爆竹的聲音,眼含熱淚給遠在祖國的親人送去新年的問候。”

  這個時候的年夜飯,成了一座橋,不管吃的是什麼,它總連接起了鄉愁——飯在這頭,祖國在那頭。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