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輕信同學幫借“校園貸”請求 40多大學生背百萬債務

2017年01月09日 13:20:47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校園貸”是專門針對學生的一種貸款,不少這種貸款宣稱“利率低”、“放款快”,吸引了很多高校學生。然而,最近南京某知名高校民辦二級學院的多名學生卻向揚子晚報記者反映,説他們成了這種“校園貸”的受害者。共有40多名大學生上當受騙,涉及100多萬元!

  揚子晚報記者 焦哲

  家長收到神秘催款通知

  王先生是該校金融與經濟學院的一名學生家長。去年12月16號,他的手機突然收到了一條催款短信,稱他的孩子惡意拖欠“名校貸”平臺的借款,需要家長幫助處理,否則孩子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兒子為什麼會向該平臺貸款呢?深感震驚的王先生立即找兒子了解情況。

  王同學説,大概在11月前後有個姓馮的同學找包括他在內的很多同學“幫忙”。“他希望我們幫他去借一些錢。借了錢之後,還是由他(馮)來還。我們也沒多做考慮,就幫他去借了。”

  原來,馮同學通過與同學之間簽訂“代辦協議”的方式,利用同學的身份資訊到各大“校園貸”平臺辦理貸款。僅用王同學的身份資訊就在三個平臺,共借了36000元。等到平臺放款之後,同學們就將所貸款項通過支付寶轉賬給這名馮同學。可出人意料的是,這名馮同學並沒有履行承諾,在償還了一小部分貸款之後,就消失了。

  在其中一名學生和馮同學簽訂的“代辦協議”上,記者看到上面寫著:這名學生同意以自己的身份資訊幫助馮同學代辦“某某鎊客”貸款,額度為兩萬元。而馮同學則在協議中承諾,支付對方300到500元的酬勞。並且在代辦結束後、收到款項一個月內幫助貸款人清賬,否則將由這名馮同學承擔損失,並做出賠償。

  如今,馮同學失蹤,網路貸款無法按期償還,大家心急如焚。學生家長仲先生告訴記者:實際上孩子們都是受矇騙了,馮某就是利用同學的身份借款,但實際上借來的錢這些同學和家長一分錢也沒看到;家長吳女士則表示,自己家孩子已經逾期兩個多月沒還錢了。平臺上的利息本來是每個月700元的,現在已經“滾”到1000多元了。

  據家長們統計:通過這種方式幫馮同學借錢的學生大概有四十幾個,平均每個人涉及的金額都在3萬到4萬之間,總金額已經高達一百多萬。這對於還沒有參加工作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在校大學生來説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