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虛擬全景呈現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

2016年12月07日 06:42:10  來源:南京日報
字號:    

  (原標題:虛擬全景呈現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

虛擬全景呈現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

  昨天下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詩歌朗誦會暨“記憶之盒”展示活動啟動儀式在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舉行。

  本次活動由市委宣傳部指導,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播電視集團、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主辦,南京電視臺少兒頻道、龍虎網承辦,旨在通過“記憶之盒”、巨型二維碼、虛擬全景、實景詩歌朗讀等表達形式,以“記憶長存、照亮未來”為主題,表達中國人民牢記歷史、追求和平的夙願。

  記者在現場看到,巨型二維碼長寬均為4米,二維碼圖案由100多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照片拼成,從高處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全市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虛擬全景,這也是南京首次通過虛擬現實和360度場景的方式完整地呈現叢葬地。而一個個“記憶之盒”則象徵著一位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回憶,掃描盒子上的二維碼,可以看到倖存者的資料介紹以及當年他們所遭遇的苦難。

  南京師範大學隨園校區的前身是金陵女子大學,當年這裡曾經是南京國際安全區。啟動儀式上,南京大屠殺倖存者、91歲的楊翠英和78歲的周文彬,講述了他們親歷的那段悲慘歲月,並將印有自己照片的“記憶之盒”放置在二維碼上,象徵著記憶長存、歷史永記。“我們一家被殺了4口人啊,我爸爸死的時候才30多歲。我媽媽從此白天哭、夜裏哭。”滿頭銀發的楊翠英老人説,當時家裏沒有吃的,金陵女子大學文理學院難民所裏在發粥,她就一個人從大方巷步行去那裏領粥,再小心翼翼地端回家。“這段歷史不能被遺忘,記憶要一代代傳承下去。”而當年只有1歲的周文彬睡在搖籃裏,被侵華日軍的子彈打掉了一個腳趾。周文彬説,“儘管當時太小沒有直觀的記憶,但那場浩劫的印記卻在我身上留了一輩子。”

  南京師範大學播音係學生現場表演了詩歌朗誦《山河永固》和《紫金花》,用充滿感染力的聲音去回望那段黑暗的日子,去追溯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捍衛人類尊嚴的歲月。

  據了解,“記憶之盒”將於近日走進南京高校進行展示,最終將放置於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

  昨天,參加“記憶之盒”展示活動的青年在掃描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叢葬地虛擬全景二維碼。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