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多地被曝幼兒園虐童 媒體:要深層次找原因

2016年12月06日 07:58:2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近日,河北深州大疃社區幼兒園“虐童視頻”引起軒然大波。據媒體報道,目前涉事幼兒園已停業整頓,涉事的3名保育員被警方行政拘留。

  三四歲的孩子,被人放到高高的窗框上面向後推,仰面“搭”在窗框上痛哭,看到這樣的場景,誰能不心頭一酸呢?當得知做出這些行為的竟是幼兒園教師時,誰能不義憤填膺呢?面對這樣的事件,對孩子的憐愛和護佑是社會輿論的道德基礎。虐童之舉一旦被公眾發現,必將遭到道德的嚴厲譴責。但我們不能止于義憤,要預防乃至杜絕類似事件發生,還得從深層次找原因、想辦法。

  一些幼師為什麼折磨孩子?除了少數人心理變態,缺乏方法和耐心是主要原因。與其他年齡段不同,幼兒園的孩子心理和認知還處於懵懂的發育期,無論是語言表達、邏輯思維,還是行為能力等,都不能和中小學生相比,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耐心和愛心。這對幼師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是會唱歌跳舞、能看住孩子就行,其在心理輔導、自我調節、保育技能等方面也應該成為“準專家”。

  可是,把這樣的要求放在我國巨大的幼師缺口上看,就顯得非常蒼白。“上幼兒園比上大學還難”“入園難,進公辦園更難”等,已經成為全國性的問題。目前,各地普遍存在幼兒園和幼師資源不足的問題。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資源相對集中的北京,幼兒園學位缺口也達24萬,幼師缺口數以萬計。據相關預測,隨著全面兩孩政策放開,到2021年,學前教育領域需要補充近199萬名教師和137萬名保育員。幼師缺口這麼大,怎能擋得住一些地方“撿到籃子就是菜”?

  對虐童的幼師,要依法嚴厲懲處。但從浙江溫嶺到吉林四平,再到河北深州,一次次的幼兒園虐童事件提醒我們,完善與“虐童”有關的法律、形成威懾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面。從根本上講,還是要加強學前教育投入,先徹底解決基本的配置問題,繼而提高準入門檻,提升幼師整體素質和幼兒園整體水準。時下,有些地方提出把高中納入義務教育,筆者以為,若有這個實力,也應努力發展普惠式幼兒教育。三四歲的孩子正處於人生的起跑線上,更稚嫩,也更脆弱,“兜底”應該從最底部兜起。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