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真人秀熱炒女童成人"情侶CP"被批 成戀童幻想素材

2016年11月22日 07:02:18  來源:央廣網
字號: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我們經常説“童言無忌”,兒童純真的語言、情感表達方式,往往會觸動人們心裏最柔軟的地方,但是,相關的娛樂節目也容易忽視對兒童的特殊保護。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明文規定,“嚴格控制未成年人參與真人秀節目”。

  近期,某地方衛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4》重新以網路平臺的形式播放,與以前參與節目的只是明星及其親生孩子不同,這次是由明星和普通家庭兒童組成臨時父子、父女組合。國家擊劍運動員董力和阿拉蕾臨時“父女”走紅網路,被大量粉絲、網友追捧的時候,女童保護公益組織,以及從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司法人員、法律專家,對節目發出質疑,強調這類節目的播出將模糊社會兒童對成年男子與女童界限的認知,不利於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的建立。

  問題一、節目中哪些內容有誤導之嫌?

  在節目中,年僅3歲的阿拉蕾對董力説:“長大要嫁給你”,洗完澡後穿著董力的衣服,董力在節目中向阿拉蕾索吻、幫其脫衣、共睡一張床等內容……這在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檢察院未檢科科長王英看來,都有很強的誤導作用。

  王英指出,英國保護兒童宣言裏有一個起碼的原則,就是內衣和背心覆蓋的地方是不允許陌生人觸碰的。而在董力和阿拉蕾這期節目中,有阿拉蕾僅穿著內褲換衣服的鏡頭,包括與董力進行親吻的鏡頭,無論是董力説“我將來的擇偶標準就是阿拉蕾”、“我等著你長大”,還是阿拉蕾説的“我長大了我媽就會把我嫁給你”,這樣一些話不利於防範幼女被性侵的嚴峻現實。

  “女童保護”發起人之一,鳳凰網公益頻道主編孫雪梅分析指出,在節目前期宣傳中,欄目組也大量使用了一些詞彙,比如“虐狗”、“CP”等,這些詞彙也有些曖昧、暗示在裏頭,對保護兒童是非常不利的。

  孫雪梅認為,教育部門、公益組織、司法人員千方百計用兒童能夠接受的方式教他們如何保護自己,而這類節目卻會讓孩子們産生模糊的認識。“跟陌生異性肯定不能同吃同住,尤其是同睡。但在節目中,很遺憾的是他們這樣做了,並且沒有提醒觀眾,説他們僅是一個節目,裏面有哪些是日常生活中不能做的,是不能模倣的等等。”

  問題二、誤導會發生什麼樣的不良後果?

  對未成年心理有深入研究的王英檢察官強調,3到6歲是人性發育的第一個高峰。3到6歲,是孩子形成性偏好、性觀念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形成的對異性、對性、對社會倫理的觀念,將會影響成年以後的擇偶標準和性觀念。

  “女童保護”基金的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平均每天曝光性侵兒童案例0.95起,而有數據表明,被曝光的案例與實際發生案例的比例是1:7,80%是熟人作案。王英認為,節目最大的誤導是讓兒童對所謂“熟人”失去防範意識。2015年,大概每天會發生一到兩起幼女被性侵的案件,其中80%以上都是熟人所為。在王英辦理的案子裏,有很多三到六歲的幼女,被鄰居、被鄰居家的大哥哥以及街上認識給糖吃的哥哥等諸多熟人猥褻、被強姦的案例,比比皆是。幼女對於熟人性侵的防範,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正當一些網友和粉絲熱捧節目中的“情侶CP”,指責公益組織、司法人員小題大做、大驚小怪的時候,網上已經有了一些言論、圖片與解讀,表明有些內容、宣傳成了戀童幻想素材。

  廣東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鄭子殷分析表示,由於種種原因,中國的性教育處於滯後狀態,公眾對於性保護、性安全方面的認識匱乏、邊界模糊。試想一下,傳遞如此界限模糊的資訊,非常容易被不法分子模倣相關情節對孩子進行侵害。因此,該事件中輿論的譁然和媒體的監督,不存在惡意過度解讀,更不存在“淫者見淫”的問題。

  問題3、如何做到兒童利益最大化?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主任宋英輝教授強調,成人社會的責任是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特別是教會他們與陌生成年人,特別是異性相處應該怎麼做。

  宋英輝説:“作為媒體、媒體人,應該有一個理念,就是對兒童優先保護和特殊保護,因為他們欠缺基本的判斷力,而且防禦能力很弱,任何導致他們處於危險境地的節目都應當避免。廣電總局曾規定,廣播電視中兒童真人秀節目是不允許播出的,網路上做這樣的節目也應當被禁止。”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