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中國人不想生二孩 外媒: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

2016年10月18日 06:53:23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原標題:中國人直言不想生“二孩” 外媒:大人孩子都精疲力竭

2015年11月7日,村民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平泉鎮辦理二胎證。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2015年11月7日,村民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縣平泉鎮辦理二胎證。新華社記者王曉攝

  外媒稱,1979年中國開始實施獨生子女政策,中國人口的出生率也隨之大幅下降。而今,黨的路線又一次出現了改變。中國人口正在急劇老齡化,這對於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巨大且迫近的負擔。2013年,獨生子女政策出現了鬆動。今年初,國家正式取消獨生子女政策,希望人們能夠再度忙於造人。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0月16日報道,中國各省均延長了婦女産假,將原來規定的98天延長了數月。為了響應黨的號召,農村黨委則推出了新口號,並將這些口號懸挂在了房屋和外墻上。

  網上論壇有帖子曬出了農村鼓勵生二孩的各種口號,什麼“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備戰二孩!”還有“早睡覺,莫打牌,勤造孩!”,“不罰款,不抓人,想生二胎就生二孩!”。

  然而問題是,很多人不想再要二孩了。“獨生子女”已經成為中國文化和中國社會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

  中國政府宣稱,今年前半年,全國人口出生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6.9%,多出80萬新生兒。

  國家媒體甚至報道稱,北京出現了“嬰兒潮”。報道稱,在首都各大醫院的婦産科,人們排著長隊建檔、預約床位。而一些醫院的産科床位甚至連明年4月份的都訂滿了。

  然而,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王峰説,這些報道其實是具有誤導性的。

  王峰説,今年中國人口的出生率低於政府所設定的2016年新增250萬新生兒的目標。而且即便將所有獨生子女政策所積蓄的二孩需求都計算在內,人口數量也並未出現暴增的局面。

  而各大醫院婦産科排起的大長隊也只不過是中國不堪重負的醫療系統功能瓶頸的表現罷了。今年生産的很多婦女都是過了平均生育年齡的高齡産婦,為了防止並發癥出現,高齡産婦一般多聽從建議到A類醫院就醫生産,因而造成了這些醫院産科就醫難的局面。

  王峰説,實際上,當2013年獨生子女政策首次鬆綁,即放開單獨二孩之時,中國1100萬符合規定的夫婦也只有18%申請生了二孩。可以説,民眾的反應還是比較冷淡的。

  王説,隨著人口大規模向城市遷移,城市的生活成本不斷抬高,反過來也抑制了人口的出生率。很多人選擇晚婚晚育,或者甚至不婚不育。

  王峰説,從短期來看,中國人口數量有望出現上升,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生育率恐怕不會超過每對夫婦1.5個孩子。

  報道稱,習巍(音)是一個9歲男孩的父親,他説他和妻子不想再要老二了。他們的兒子每天放學後要上課外班,週六全天也要上課外班。面對社會所施加的壓力,為了“不落後”于他人,大人小孩都感到精疲力竭了。

  習與他的妻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並不認為獨自長大有何不妥。“這麼多年來,所有人都傾向於只要一個孩子,大家都習慣了,”他説。“當社會所提供的資源不利、不匹配的時候,你還怎麼要二孩呢?”

  韓晶(音)的兒子從五歲起就開始上課外班了:英語、算數、畫畫。只有這樣,他才不會落在幼兒園其他小朋友後面。

  “我不想讓他在上小學第一天就覺得難為情或是感到自卑,”她説。她擔心孩子將面對那些多才多藝,會説英語、掌握了上千個漢字或是會彈鋼琴的同齡人。

  三年過去了,孩子肩上的壓力卻有增無減:韓晶和她老公每年在孩子課外班上的花銷超過了1萬塊錢。這不僅耗費了他們大量的精力,也耗費了大量的財力。韓晶的老公一年到頭都賺不了3.5萬塊錢。

  他們所居住的公寓太過狹小跼踀,容不下第二個孩子。而要想搬到較大的房子裏,就北京的房價而言,他們根本負擔不起。然而,不想要二胎並非完全出於經濟原因:韓晶説他們已經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兒子身上,真的是精疲力竭了。

  “看到孩子所面臨的諸多壓力,我感覺很不好,因此我不想再生一個,讓他再來經歷這一切,”她説,“他太累了。我們也太累了。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承受不起再要老二了。”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