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京新機場航廈明年年底現“鳳凰開屏”

2016年10月11日 10:47:4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新機場航廈俯瞰效果圖。

  新機場主航廈施工現場。京華時報記者趙思衡攝

  備受關注的北京新機場航站區工程各項目正按計劃有序實施。昨天上午,記者走進正在建設當中的主航廈、候機指廊和軌道交通站廳一探究竟。據介紹,截至今年9月底,新機場主航廈混凝土工程量已完成60%以上。航廈設計上採用五指廊構型,施工現場多個塔吊在作業,五個指廊的主體結構將於2017年3月完工。到2019年,新機場將建成通航,屆時,“五縱兩橫”的綜合交通主幹網路將方便京津冀市民往來新機場。

  主航廈預計明年年底“現雛形”

  昨天一早,記者從天宮院地鐵站驅車前往正在建設當中的新機場,開車約半個多鐘頭便來到看起來有些“一馬平川”的施工現場,走進各個標段就會發現,自2014年底開工以來,在京南大地,北京新機場航廈主體結構已悄悄“衝”出地面。工程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設備轟鳴運轉,施工人員為完成40個月完工的目標,正在24小時加班加點地建設。

  記者了解到,圍繞主航廈,新機場有五條指廊與其相連,五條指廊周邊均有停機位。目前,五個候機指廊已經開建,預計2017年3月完工。

  據新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透露,事實上,新機場的外觀並非網上所説“海星”結構,“海星的觸角是尖狀的。當飛機圍繞五指廊停好後,新機場航廈的主體結構更像雪花或是展翅的鳳凰。”

  據北京新機場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助理朱文欣介紹,截至今年9月,主航廈混凝土工程量已完成60%以上。至明年年底,主航廈主體以及外立面的玻璃幕墻工程將接近尾聲,鳳凰開屏的造型也將“現雛形”。

  記者在南指廊建設現場看到,地下工程已經接近尾聲,主體已呈“衝”出地面態勢。工程負責人介紹,南指廊地下預留了機場線、R4線以及京霸高鐵的軌道線與站臺層,未來乘坐軌道到這裡的旅客可以直接在站廳層辦理值機手續。

  雙層出發設計登機僅需不到8分鐘

  據了解,在航廈設計方面,2011年啟動的航廈建築方案招標中,根據飛機停靠、工藝流程等功能需要,首先確定主航廈採用五指廊構型,後續在航廈建築方案優化過程中,結合路側綜合服務樓構成的北指廊,與主樓共同形成了一個形態穩定勻稱的構型,這種構型的特點是指廊短,從航廈中心到最遠端登機口步行距離不超過600米,步行時間僅需不到8分鐘。同時,為保證航廈結構的抗震安全,採用了先進的組合隔震技術,航廈可抗10級地震。

  此外,航廈流程首次採用雙層出發工藝設計來滿足72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的陸側車道邊需求,部分機位採用國內國際混用,設立轉机手續集中辦理區,轉机流程更加便捷。候機空間兼顧室內室外環境,五指廊端部以絲園、茶園、瓷園、田園和中

  國園為主題,為旅客打造中國園林候機體驗。

  在相對獨立的北指廊,未來,這裡將是機場距離北京市中心最近的區域,其主要為旅客休息等功能用房,今後這裡將建一家高端酒店。在北指廊的東西兩側,是航廈的停車場。

  據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新機場的軌道交通站廳層都預留了行李快速運輸系統。機場開通後,機場線有望率先具備行李聯運的功能,乘客在機場線坐上地鐵後,或許就不用拿著笨重的行李一路步行,行李聯運系統可將行李直接運送到航廈,未來還將逐步向其他軌道線擴展該功能。

  新機場“五縱兩橫”交通主幹網公佈

  在昨天的探訪中,新機場著力打造的“五縱兩橫”

  綜合交通主幹網路具體內容也予以公佈。

  據介紹,“五縱”具體是指新機場連接北京市中心的快速軌道(新機場快線)、北京至霸州鐵路(京霸鐵路)、大廣高速北京六環至黃垡橋段(擴建)、京臺高速北京五環至市界段以及北京城區經新機場至霸州高速公路(新機場專用高速),“兩橫”則為:機場北線高速公路、廊坊經新機場至涿州城際鐵路(廊涿城際),以上共4條高速、3條軌道。

  旅客可通過新機場專用高速和新機場快線直達北京市中心區域,通過高速公路網、城際鐵路、高速鐵路以及週邊鐵路跨線銜接。簡單來説,1小時左右可通達天津、唐山、保定等城市,2小時左右可通達石家莊、秦皇島、濟南等城市,3小時左右可通達太原、鄭州、瀋陽等城市。

  京華時報記者賈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