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夫婦生下雙胞胎被告知老二夭折 35年後與其偶遇

2016年09月13日 13:42:45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原標題:夫婦生下雙胞胎被告知老二夭折 35年後與其偶遇

  近日,沭陽官墩鄉一對夫婦反映:1981年8月底的一天,26歲的丁巧榮在沭陽縣的某個醫院生下一對雙胞胎,但醫生告訴她第二個孩子已經夭折了。雖然,丁巧榮的丈夫鬱光輝從聽到消息起就一直心存懷疑,但是由於無法查證,夫妻兩人當時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此事過了7、8年後,從未放棄打探孩子真實下落的鬱光輝得知該縣某村一戶人家在同一段時間裏抱養了一名男嬰,多次打聽,鬱光輝覺得那個男嬰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孩子,直到2016年春節後,61歲的丁巧榮突然遇到了這名與自己大兒子長得幾乎雷同的男子,但這名男子卻無論如何不肯去驗DNA。這讓這對父母既無奈又心酸,如今他倆求助報社,希望讓自己的“骨肉團圓”。

  35年前生下雙胞胎 醫生告知“小二”夭折

  疑惑:誰也沒見到“小二” 

  “我至今記得那是1981年8月30日的晚上9點多,當時我懷著雙胞胎,鄉鎮醫院不肯接收,我便趕往沭陽縣城醫院生産。”丁巧榮夫婦是沭陽縣官墩鄉人,得知懷的是雙胞胎,一家人高興了許久,孩子出生當天比預産期提前了幾天,孩子的父親鬱光輝還在句容工作,接到家裏的電報後便匆匆往家趕,可是等他到家的時候,孩子已經出生了。

  “當時陪我媳婦生産的是我母親,她年紀大了,只顧著照看已經出生的大兒子和兒媳婦。當醫生抱著一團帶血的包被跟她説‘小二’已經夭折了,直接處理了。她也沒想那麼多,就答應了醫生。”鬱光輝回憶道,每次想起這些,母親都很悔恨,當時為啥沒有看個究竟,但是沒有看到孩子屍體的鬱光輝卻一直對此有些懷疑。

  據丁巧榮回憶,生大兒子的時候,身體太虛,已經昏昏欲睡了,壓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等她醒來的時候,自己的婆婆告訴她,第二個也是個男孩,不幸的是生下來就夭折了。傷心難過的同時,樸實的丁巧榮並沒有想太多,“我至今記得為我接生的有兩名醫生,一位姓蔡,一位姓王,如今30多年過去了,早就找不到這兩位醫生了。”

  尋子20多年 沒想到母親與“小二”在病房裏偶遇

  緣分:“有緣千里來相會” 

  然而,鬱光輝並沒有因為得了一個兒子就忘記失去另外一個孩子的事情。“大約是在1989年的一個冬天,我在沭陽縣城北一家飯店吃飯的時候,偶然聽説當地有一家人抱養了一名男嬰,抱養的地點和時間都與我家‘小二’吻合,當我聽到他們説那個孩子是雙胞胎中的一個時,我腦子就‘嗡’的一下懵了!”但是,不管鬱光輝如何追問他們,那桌吃飯的客人卻再也不肯透露一句話。

  “我就是覺得我家那‘小二’還在!”或許是因為父子連心,鬱光輝始終覺得孩子還在,靠著零星的線索,鬱光輝和丁巧榮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這一找就是20多年。“有時候,找累了就朝人家要口水喝,弄得人家認為我們是要飯的;有時候找累了就窩在草堆旁歇一會;回家看到大兒子的時候,老伴的眼淚就嘩嘩地往下流……”可是命運會捉弄人,無論老倆口怎麼找,“小二”一直音信全無。

  就在今年春節後,因為不斷地尋找,丁巧榮累得腎結石發作住進了醫院。“俗話説‘有緣千里來相會’,我住院的時候發現另一名病友的丈夫跟我家大兒子長得很像!甚至連鼻子上的痣都長在一個地方。我就悄悄地詢問周邊的病友這才得知,他真的是他父母抱養來的。”當丁巧榮得知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很可能是自己的“小二”時,激動得一邊流淚一邊給老伴鬱光輝打電話。當鬱光輝匆匆趕到醫院看到這名小夥子時,他當即斷定這個男子肯定是自己“小二”。

  孩子已適應目前的生活 不理解“親生父母”的心痛

  遺憾:“小二”不肯驗DNA 

  據鬱光輝介紹,這名男子叫徐亮(化名),聊天時,徐亮自己也承認他是父母抱養的事實。“據多方調查得知,當年徐亮的父母育有一名男孩,但那個孩子身體不好,徐亮的父母不知從哪聽到再添個男孩能衝喜的迷信説法,這才找人將‘小二’給偷了出來。至於是咋偷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一開始得知這些事的時候很痛苦,這家人的做法竟讓他們痛苦了30多年。

  得知鬱光輝和丁巧榮這些年的遭遇,當時徐亮同意去驗DNA確認自己的身份,可就在他答應的第二天,他又變卦了。“他説,他已經適應了目前的生活,不能因為自己的身份就讓現在的家人痛苦,但是他可以把他們當父母一樣孝順。”鬱光輝不解,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徐亮卻不能理解他們失子30多年的痛苦,這樣的結局讓他夜夜睡不踏實,身體也慢慢地變差。

  通過電話,記者和徐亮聯繫上了,當得知記者因為他的身份要採訪他時,他不同意接受採訪,電話中他表示自己不會去驗DNA,但會將鬱光輝夫婦當父母般孝順,如果他們不同意,那事情就此作罷。鬱光輝説,徐亮這樣的説法他不能接受,因為他堅信徐亮就是他的“二兒子”,自己和妻子丁巧榮已經備受30多年的折磨,如今“兒子”就在眼前了卻不能相認,怎麼能心甘!

  這對夫妻一再要求記者報道,以期通過媒體引發關注,以便事情得到早日解決。事已至此,面對無助的兩位老人,記者諮詢了律師。對於這種情況,律師建議兩位老人先弄清事件的真實性後,通過民事訴訟程式進行調解。事情到底會如何發展,本報將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