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偷排突發水污染風險很高
近年來,沿江地區加強環境治理,一批高污染重化工企業被關停,倒逼企業紛紛加大環保投入。一些企業積極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增加環保投入。不過,部分企業肆意偷排粗放發展、産業佈局無序、現有重污染企業搬遷安置問題依然突出。
湖北楚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染料中間體及活性染料生産企業,每年為當地貢獻5億多元的稅收和3800多個就業崗位。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介紹,目前這家企業因惡意偷排已被勒令停産整頓,多名相關責任人被刑拘,已下達行政處罰3000多萬元,相關調查仍在深入。
記者了解到,2015年以來,湖北省共關閉重污染企業150家。“十二五”以來,江蘇關閉了7000家化工企業。
湖南省改革辦常務副主任秦國文則介紹,2008年以來的7年間,湖南省為了“一江清水入洞庭、進長江”,以建設兩型社會為主線,先後啟動“碧水湘江千里行動”、湘江治理“一號工程”、“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等措施,不僅關閉大批污染企業、停止審批水泥和鋼鐵新增項目,還投入資金350多億元,實施重點整治項目1740多個,重點區域如株洲清水塘、衡陽水口山、湘潭竹埠港等重化工污染威脅湘江問題得到遏制。
一些企業也積極履行主體責任,不斷增加環保投入。中國石化武漢分公司安全環保處處長劉學東介紹,“十二五”武漢石化光煉油部分的環保投入就超過5億元。煉油能力從年加工量400萬噸到800萬噸,但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
然而,部分企業肆意偷排粗放發展、産業佈局無序、現有重污染企業搬遷安置問題依然突出。
記者在長江下游一個濱江化工區看到,一家有色冶煉中外合資企業經過處理達標排放的廢水十分清澈,但這家企業所在工業園區其他企業排放的廢水,卻呈赤黃色並夾雜著大量絮狀物。看著排入長江的清流和濁流逐漸合二為一,這家合資企業負責人只能一聲嘆息。
在湖北、湖南、江西等省,環保部門發現有化工企業竟將暗管布設在環保部門的自動監測點位前方,再引乾淨的水往監測點位流過,惡意隱瞞偷排;還有的企業,將排污暗管從江底伸向江中,把污水“注射”進長江的肌體。
記者沿江採訪還發現,長江干支流沿江城市大多將化工區佈局在自己城市的下游,距下游城市取水口很近,“取水口、排污口犬牙交錯”現象比比皆是,突發水污染風險很高。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