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打工者大多文化素質較低,很多都是小學、初中畢業,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時,由於精神生活單調寂寞,缺乏正確引導,不少青年開始賭博、打架,而馬輝總是想法設法讓他們回歸正道。
“大高個”程飛膀大腰圓,愛打架,常在街頭瞎轉,每次到書屋就專挑練武術的書。馬輝開始旁敲側擊:“有個朋友在商貿城光賣襪子,年收入就十幾萬,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有這種好事?”程飛滿臉疑惑。
在馬輝的牽線下,程飛也開始做襪子生意,幾年間身家百萬,準備把生意拓展到香港。
臨別時,望著馬輝,程飛感激得眼淚流個不停。
對馬輝來説,10萬餘人次的打工者曾在書屋看書充電、尋求幫助,這讓他感到自豪:“這種快樂和充實絕非金錢能夠換來的。”
很多人説他傻,馬輝卻不理會,10年間,打造一個有人情味兒的打工者精神家園的夢想從未動搖,書屋雖不掙錢,但他通過打工者之間的人脈關係,開始經營打工者連鎖話吧,做起外貿生意,用以補貼書屋的虧損。
9月26日17時,對面胖老漢餐廳的服務員嚴芳來書屋看書。20歲的嚴芳從甘肅老家來烏魯木齊打工已有兩年,餐廳準備組織員工去軍墾城市石河子旅遊,嚴芳來書屋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