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體驗北京地鐵:人是怎麼被擠成“照片”的(圖)

時間:2011-02-14 08:19   來源:經濟參考報

北京地鐵建國門站人流。記者李文攝

  “人進去,相片出來;餅乾進去,麵粉出來……”這些形容北京地鐵擁擠的誇張語言詼諧幽默,悲喜交加,它們出自“北京地鐵生存手冊”等網上熱帖,隨著北京地鐵新線不斷開通,客流量持續攀升,北京“地鐵族”已成為一支數百萬人的龐大隊伍。

  近幾年北京的地鐵建設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乘客,緩解了地面交通的壓力,但另一方面,由於客流壓力過大,地鐵高峰時期的擁擠也成為目前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兵分幾路,在早高峰時間體驗了北京地鐵。

  多坐一站才能下車

  記者被不斷涌入的人群推到車廂中間,這時候站在記者前方乘客的頭髮已經貼到了記者臉上。

  地點:7時40分,北京地鐵4號線馬家堡站。

  車站助理用話筒重復著“請大家自覺排好隊往前走。”排隊的乘客在鐵欄杆的“規定”下轉了3個彎。

  7時45分,《經濟參考報》記者排進等車的隊伍中,每隊有15人左右,地鐵裏的電視上顯示“下列車2分鐘進站”。其實,車與車之間的等待時間不到1分鐘。馬家堡站是4號線的倒數第三站,車進站後記者鑽進車廂,被夾在人群中,手已經沒有抓扶的地方,能清晰地聽到周圍人的呼吸及輕聲的抱怨———“別擠了。”

  進入4號線北京南站站後,真正的考驗才開始。這裡的很多乘客從火車站出來,大多帶著旅行箱,記者被不斷涌入的人群推到車廂中間,這時候站在記者前方乘客的頭髮已經貼到了記者臉上。車行到陶然亭,本來已經“飽和”的車廂竟然又擠進了幾位乘客。

  到菜市口站,記者本想下車卻因為太擁擠而擠不下來,想挪動一步都不大可能。而到宣武門換乘站想不下都不行,只要抬腳就會被隊伍裹挾著出站。行動遲緩的女性常常對被推搡不滿。從宣武門下車後,記者只得又坐上對面的列車往回走,8時,返回菜市口輕鬆出站。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