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地鐵“大躍進”:誰的遊戲

2011年06月03日 22:05:48  來源:人民網
字號:    

  ● 33個城市已規劃,28個城市已獲批

  ● 15%的房價“溢出效應”

  ● 1億元地鐵投資,2.63億元GDP增長,創造8000個就業崗位

  ● 北京地鐵每年補貼20億元,深圳地鐵五年後或虧220億元

  “沒有地鐵的城市是不完整的城市。”在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所有城市難以抑制的衝動。

  1月5日,從北京市傳出消息:“今年1月10日,軌道交通S1線(中低速磁浮交通示範線)將開工建設,2013年建成通車。”此外,二線城市的地鐵項目紛紛“捷報”頻傳,南昌、成都、無錫等地雄心勃勃。

  多位專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城市建設地鐵本身沒有錯,“但現在更應該思考的是,城市是不是有足夠的財力去修建一條充滿智慧的、符合城市規劃的地鐵項目?是不是有足夠的耐心去迎接地鐵修建後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虧損期?是不是有足夠的誠心去對待地鐵建設過程中和建設之後的一些民生問題?

  地鐵“躍進”

  中國地鐵建設始於1965年,並在1969年10月1日通車試運作(時稱“北京地下鐵道一期工程”)。隨著時代的發展,截至2010年,中國建成地鐵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深圳、瀋陽(去年9月剛通車)等。其中,北京、上海等甚至有了十多條地鐵運營線路。

  不滿足於既有現狀,一線城市仍繼續拓展地鐵線路資料顯示,上海軌交建設已將青浦區、金山區和崇明島等被外界認為“非常遠”的地方納入了規劃範圍,北京的地鐵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也已被“劃分”得“密密麻麻”,廣州的軌交佈局則將建設的時間節點延至了遙遠的2020年。

  不過,真正讓媒體高呼地鐵“大躍進”的,不是一線城市的地鐵拓展,而是很多二、三線城市的不斷開工。國家發改委基礎産業司正局級巡視員李國勇去年曾透露,“有33個城市正規劃建設地鐵,已有28個城市獲得批復。”這其中,就包括無錫、武漢、成都、長春、西安等城市。

  目前,二、三線城市的地鐵規劃已經“像模像樣”。以無錫市為例,根據規劃,到2015年,將首先建成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總長度56.11公里,形成“十”字形軌道交通網路骨架。兩條線路估算總投資254.54億元,項目本金114.54億元,佔總投資的45%,且項目資本金由無錫市政府出資。去年12月17日結束的無錫市第14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也對外透露,“明年地鐵2號線所有站點全部開工。”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