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10月新規:侮辱國歌或被追究刑責 駕考九大主要變化

2017年09月27日 09:57:14  來源:人民網
字號:    

  我國民法總則將正式施行;侮辱國歌或被追究刑責;駕考新規定發生了9大主要變化;遼寧、寧夏等多地將啟動“多證合一”;在廈門違規橫穿馬路且不聽勸導將被罰款;長春將共同生活的寄養、同居等關係列入家庭暴力保護範圍……10月起,一批新的法律法規將影響我們的生活。

  全國性法律法規

  民法總則10月起施行 開啟“民法典時代”

  3月1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獲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國民事法律制度從此開啟“民法典時代”。民法總則就民法基本原則、民事主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責任和訴訟時效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作出規定,構建了我國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為編纂民法典奠定了基礎。

  民法總則通過後,現行民法通則規定的合同、所有權及其他財産權、民事責任等具體內容還需要在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時作進一步統籌,系統整合。民法總則通過後暫不廢止民法通則,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的規定不一致的,根據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適用民法總則的規定。

  國歌法將施行 侮辱國歌或被追究刑責

  9月1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法》,該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為保證國歌奏唱和使用的嚴肅性規範性,對應當奏唱國歌的場合,奏唱的禮儀規範,國歌標準曲譜的審定、發佈和使用,以及不得奏唱和播放國歌的場合等,作出具體規定;要求加強國歌宣傳教育,普及奏唱禮儀知識,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唱國歌、愛國歌。

  國歌法明確,在公共場合,故意篡改國歌歌詞、曲譜,以歪曲、 貶損方式奏唱國歌,或者以其他方式侮辱國歌的,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駕考新規將實施 6個挂科項需小心

  新修訂的《機動車駕駛人考試內容與方法》將於10月1日正式實施,《辦法》詳細規定了新的駕考評判標準,既有新增考評項目,也有評判標準修改和刪除。

  其中,需要小心挂科的項目包括:倒車入庫限時210秒,超時挂科;側方停車限時90秒,超時挂科;過路口不主動避讓行人,直接挂科;下車開門前不回頭看、停車離路沿過遠,直接挂科;轉向不打燈、打燈少於3秒即轉向,直接挂科;坡起停時車身距邊緣線50cm以上,直接挂科。此外,還有3個變化:曲線行駛未挂二擋以上,扣5分;文明駕駛知識考題比例增加;8項中途停車放寬標準。

  《網際網路群組資訊服務管理規定》10月8日起施行 “誰建群誰負責”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9月7日印發《網際網路群組資訊服務管理規定》提出,網際網路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履行群組管理責任,即“誰建群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臺公約,規範群組網路行為和資訊發佈。該規定自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

  規定要求,網際網路群組資訊服務提供者應落實資訊內容安全管理主體責任,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專業人員和技術能力,建立健全用戶註冊、資訊審核、應急處置、安全防護等管理制度。規定強調,網際網路群組資訊服務提供者應對網際網路群組資訊服務使用者進行真實身份資訊認證,建立信用等級管理體系,合理設定群組規模,實施分級分類管理,並採取必要措施保護使用者個人資訊安全。

  新版《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作合格審定規則》10月起實施

  《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作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日前發佈,將於10月起實施。此次修訂放寬了對於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攜帶型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

  據悉,這並不意味著10月起就能在飛機上打開手機,也不等於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撥打電話,各家航空公司需評估驗證後出臺使用規定,實現邊飛邊玩手機尚需時日。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將施行 放寬不屬無證無照經營範圍

  《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自2017年10月1號起施行。《辦法》明確規定,以下兩類經營活動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銷售農副産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的規定,從事無須取得許可或者辦理註冊登記的經營活動。

  同時,《辦法》規定查處部門應當堅持查處與引導相結合、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督促、引導經營者依法辦理相應證照。《辦法》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對其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無照經營行為,適當減輕法律責任,不再予以沒收工具,並降低罰款數額。

  地方法規

  遼寧、寧夏、雲南、西藏等多地將啟動“多證合一”

  遼寧、寧夏、雲南、西藏等多地將於10月起開始實行“多證合一”改革。如,遼寧將26個涉企證照事項整合到營業執照上,對被整合證照所涵蓋的原有事項資訊,不得再要求企業提供額外的證明文件,使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成為企業唯一“身份證”,在全省實現“二十六證合一、一照一碼”。

  寧夏明確,申請辦理“28證合一”事項的企業,在各級企業註冊登記窗口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請人辦理企業註冊登記時只需填寫“一張表格”,向“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

  福建廈門文明新規將施行 違規橫穿馬路可能挨罰

  10月1日,《廈門經濟特區促進社會文明若干規定》將正式施行,這是全國首部對社會文明建設和管理進行法律規範的地方性法規。其中,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行人違規橫穿馬路以及違規停車等交通陋習,都被列入重點治理清單。

  《規定》施行後,廈門市交警部門將持續加強路面執法,對違規橫穿馬路的行人進行勸導,不聽勸導的將被依法處以50元至100元的罰款。處罰的過程中需要當事人配合出示身份證件,根據《人民警察法》等相關規定,拒不出示者將被帶回公安機關核實身份。

  黑龍江哈爾濱城鎮垃圾處理費徵收辦法將施行 逾期不繳個人最高罰500元

  《哈爾濱市城鎮垃圾處理費徵收辦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垃圾處理費可以採取下列方式徵收:城鎮居民的垃圾處理費由市環衛部門直接收取或者委託燃氣、供水企業代收;經營性納稅主體的垃圾處理費由市環衛部門委託地稅部門代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部隊、團體等單位的垃圾處理費由市環衛部門直接收取或者委託其他單位代收。

  《辦法》規定,單位和個人未按照規定繳納垃圾處理費的,由市環衛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仍未繳納的,由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對單位處以應繳納垃圾處理費三倍以下最高不超過二萬元的罰款,對個人處以應繳納垃圾處理費三倍以下最高不超過五百元的罰款。

  吉林長春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將施行 同居等關係列入保護範圍

  新修訂的《長春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將於10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規是2016年反家庭暴力法頒佈施行以來,在全國最先出臺的地方性法規。《條例》分為總則、家庭暴力的預防、家庭暴力的處置、人身保護令的協助執行、法律責任、附則,共六章三十八條。

  《條例》對家庭成員的範圍採取列舉方式進行了界定,為相關部門認定家庭暴力主體提供了法律依據。條例在附則中還規定了“家庭成員以外具有監護、扶養、寄養、同居等關係且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條例規定執行”。

  廣東司法鑒定收費管理辦法10月起施行

  廣東日前公佈了《關於司法鑒定收費的管理辦法》。《辦法》對司法鑒定收費採用政府指導價管理與市場調節價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規定,當事人的“契約自由”“意思自治”等原則得到充分尊重,使之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該《辦法》自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9月30日。

  《辦法》還進一步明確,涉及財産案件的司法鑒定收費,根據訴訟標的和鑒定標的兩者中的較小值,按標的額比例分段收取。同一財産案件鑒定事項分段累進收費的,金額最高不超過10萬元。作為《辦法》中少有的禁止性規定,該規定杜絕了天價鑒定費的出現。

  《青海省公路路政條例》10月起施行

  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有效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草擬的《青海省公路路政條例》經青海省第十二屆人大會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將於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共7章48條。《條例》首次提出公路路政實行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綜合治理的原則,要求發展改革、公安、財政、國土資源、環保等部門從以往的配合交通部門開展路政管理,轉變為按職責分工依法開展公路保護工作,並從立法理念、立法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對環保規劃、科技治超、賠補償費收取等工作制定了有特色、有亮點、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各項制度,形成了科學完整的管理體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