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專家解讀網信辦“跟帖評論”新規:小跟帖大文章,秩序建設漸明朗

2017年08月26日 11:15:25  來源:網路傳播雜誌
字號:    

  近年來,中國網路治理立法進程大大加快,而今,開始進入查漏補缺、不斷精細的新階段。8月25日,國家網信辦出臺《網際網路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預示著與網民日常行為最頻繁但是一直缺乏響應制度的領域之一——跟帖評論,也進入有章可依的規制階段。

  跟帖評論,看似小事,卻有著大文章。無論是新聞後面的跟帖,還是微博、朋友圈等評論,以及視頻時代的彈幕……是網民參與網路空間討論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是最活躍的互動手段之一。但是,長期以來,因為網路水軍、垃圾資訊機器人以及缺乏自律的網民隨意製造的各種不良資訊,這個領域變成了最無序、最混亂、資訊品質最差的一個領地,經常達到氾濫的程度。雖然近年來管理部門加大了監管力度,但仍不如人意。倘若跟帖評論能夠走向有序,能夠成為網路富有建設性的內容組成部分,就會大大提升網站品質和價值,減少垃圾資訊對普通網民的紛擾。

  本規定對跟帖評論服務的內涵和外延首次進行了定義,對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提供者明確了包括“後臺實名”、資訊保護、審核管理、服務從業者和不良資訊處置等內容,強化了服務提供商的主體責任。總體思路基本延續了中國網路治理一貫的指導原則:進一步明確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進一步強化網路服務商的主體責任,而對於網民的規則依然著重在加強自律,符合網際網路的特性和發展趨勢。

  當然,我們也必須認識到,由於網路空間的全球性和複雜性,任何填補空白的法律法規都要有基本的謙抑態度,保持足夠的彈性空間,給快速演進和創新的網際網路保持新的可能性。因為,當下的網路空間制定規則,都是創新性的事情,需要不斷平衡好政府、社會、企業和網民之間複雜的利益和權益關係。

  譬如需要進一步考慮實際的可操作性,以跟帖評論行為的信用評級為例,由於目前針對用戶在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更重要的領域,都還缺乏完善有效的信用評級的方法和基礎平臺,那麼,在跟帖評論方面的信用評級,就需要根據自己的特性刪繁就簡,能夠有效實施,但是不犧牲網民的便利性和用戶體驗。

  缺憾總是難免的,任何秩序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和代價,任何制度都需要漸進的建設和完善過程。一方面需要認真聽取各方意見,另一方面也要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避免過度解讀和擔憂。在多方互動和實踐中不斷完善,應該成為網路治理最重要的工作原則。

  總之,制度要有,讓新制度保持足夠的靈活性和開放性,都是至關重要的。希望本規定的出臺,能夠成為中國網路空間新秩序的又一建設性舉措。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