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十九大代表鄭忠燕:為22個孩子無悔奉獻30年

2017年10月17日 08:51:40來源:央廣網

  如果給你一個選擇,讓你做22個孩子的母親,照顧他們長大成人,而付出的代價是你不能結婚,不能擁有自己的家庭,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這些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你會選擇嗎?也許對於很多人來説,這樣的條件有點苛刻,但對於鄭忠燕來説,這似乎只是一道命題題,而不是一道選擇題。30年的時間,撫養了22個孩子,回首過往,鄭忠燕卻也只是重復著一句話,“從未後悔過,從沒有後悔過我來到這個兒童村,從來都沒有。”

  煙臺SOS兒童村位於煙臺市福山區西山路,村外車流穿梭,人來人往,但踏進兒童村的大門,就仿佛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行走在村裏,牡丹、芍藥、薔薇隨處可見,在村裏工作人員的精心呵護下,鬱鬱蔥蔥。這裡,就是200多個孩子共同的家。

  就像普通的村落每個家庭都有門牌號碼一樣,兒童村的每個家庭也有自己的號碼,從1號一直排到16號,鄭忠燕的家庭是12號。16個家庭,統一的建築樣式,想從外觀分辨出來頗有難度。在村裏人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鄭忠燕的家中。推開紗門,首先吸引人們注意力的是滿墻的照片,有全家福也有個人的照片。環顧屋子四週,絲毫看不出這是一個撫養了22個孩子的地方,這就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也就是在這間屋子裏,鄭忠燕奉獻了自己30年的光陰。

 

一進門,整面墻都挂著鄭忠燕和自己孩子們的照片。唐磊 攝

  在家中,記者見到了鄭忠燕,像很多忙於家務的媽媽們一樣,50多歲的鄭忠燕一身休閒的裝扮,剛剪的頭髮顯得整個人更加利落,可臉上的皺紋和滿頭銀白的髮絲一天在提醒著我們,這是一個已過知天命,即將步入花甲之年的人了。“我是1987年來到煙臺SOS兒童村做媽媽的,87年過完春節我就到了兒童村,我進村的時候是25虛歲。”回憶起當年自己的選擇,鄭忠燕記憶猶新,“來的時候其實沒有想太多,只是一個選擇而已,就是很簡單的一個想法,”看似簡單的選擇,鄭忠燕付出了太多,她不能結婚,不能擁有自己的家庭,因為害怕媽媽們萬一結婚有了自己的孩子,可能就不會公平對待親生孩子和這些孤兒。

  如此苛刻的條件自然招致家人的反對,“那時候我是在沒商量的情況下選擇來的,家裏是不支援的”,在家裏人反對的情況下,鄭忠燕還是毅然的來到了兒童村,做起了5個孩子的媽媽,“來了以後我當時接手了五個孩子,在這呆了一段時間後我帶著五個孩子一塊回家,在家過了一個暑假,春節孩子們放寒假的時候也帶他們回家,經過幾次回家之後,家裏的父母看到我們這兒的孩子也很乖巧聽話,也就沒有繼續反對。”家裏的長輩不再反對,鄭忠燕就徹底安下心來照顧這些孩子,一晃就是30年。“我從1987年進村一共撫養了22個孩子,第一批是五個孩子,後面都是陸續的走一個來一個,一直到現在。但是我其實沒有感覺30年的時間有多長,就感覺日子過得很快,一路就這麼走過來了”。

 

鄭忠燕的一個女兒正在為她整理頭髮。 唐磊攝

  30年的時間裏,鄭忠燕撫養的22個孩子中已經有6個結婚了,還有很多已經踏上了社會,開始了自己的生活,“現在這22個孩子裏已經有6個結婚了,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他們生活的非常好,”看著與自己朝夕相處的孩子離開自己,鄭忠燕內心是複雜的,“每當孩子們步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時候,對於我來説,我很高興,孩子們長大了,有能力照顧自己了,但是從另一方面説,他們踏上社會後一定很辛苦,我也真的很捨不得。這裡永遠是他們的家。”

  從1987年25歲的豆蔻年華到2017年55歲的雙鬢白髮,鄭忠燕為兒童村奉獻了30年,還有一個月,鄭忠燕就要退休,退休後的她就不能再繼續撫養孩子,為了照顧這些為兒童村奉獻了一生的媽媽們,兒童村特地為她們準備了用以養老的房間,當記者詢問什麼東西是一定要帶過去的時候,鄭媽媽指了一下身後的墻壁,那裏挂滿了孩子們的照片,“我墻上這些相片,它們可以説是我的安慰,任何時候我看到這些相片,我的心情立馬就不一樣了,我退休以後我也要把我這些照片放到我住的地方,繼續保留著,可以説我的財富就是這些照片。”

  如今的鄭忠燕也算是子孫滿堂,逢年過節,孩子們會帶著他們的孩子回來看望自己的鄭媽媽,原本還算寬敞的屋子頓時顯得擁擠不堪,有時候晚上睡覺沙發上也都擠滿了人。採訪間隙,鄭忠燕的一個孩子給她打來電話,想親自給她畫一幅畫,鄭忠燕只是在一直重復著“只要是你畫的我都喜歡”,語氣雖然平靜,可臉上還是洋溢著抑制不住的笑容。放下電話,鄭媽媽指著自己手裏的手機告訴記者,“這也是我孩子給我買的,還有那個ipad,都是剛出的時候就買了,也得好幾千塊錢,要是我自己我才不捨得花這麼多錢買,”看似埋怨,卻也有著無盡的滿足。

 

女兒在家時也會幫鄭忠燕做一些家務,圖為女兒和鄭忠燕晾曬衣物。唐磊 攝

  鄭忠燕即將退休,在兒童村奉獻了三十年,她陪著兒童村成長,兒童村陪著她老去,她對兒童村裏的一切都有著深厚的感情,她也親歷了兒童村的每一點變化,“兒童村最近這些年的變化很大,無論從哪方面來説都非常大”,鄭忠燕與孩子朝夕相處,這種變化在孩子身上體現的更為明顯,她告訴記者,“孩子們的生活費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年社會上的捐贈也越來越多,這對於孩子來説都是一種很好的變化”。退休後的她即將以另外一種身份——十九大代表,去為兒童村裏的孩子爭取更好的生活,這對於她來説也是一次挑戰,當問及未來的打算時,她表示,“我現在還在工作,工作的時候就一直在想著怎麼更好地去照顧這些孩子,未來的事情真的沒有想太多。”

  採訪結束時,記者問了鄭媽媽一句話,這三十年的時間可曾有過後悔,鄭忠燕沒有任何猶豫:“從未後悔過,從沒有後悔過我來到這個兒童村,從來都沒有。”(記者唐磊 劉海奎)

編輯: 張喬

[責任編輯:葛新燕]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