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空軍“老飛”投身新領域 助力提升無人機實戰化作戰水準

2017年05月24日 13:11:18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李浩是中國空軍首批無人機飛行員,他從軍30多年,飛過6種有人機機型,5年經歷4次轉隸。他始終將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強國強軍的“大格局”中,在即將達到戰鬥機飛行員的最高飛行年限放棄了退伍後的優厚待遇,又主動改裝,成為了中國空軍首批無人機飛行員。針對無人機重點作戰方向,李浩帶領團隊完成了60余項課題,研練創新了4種作戰樣式和戰法,提升了中國空軍無人機實戰化作戰水準。

  在一次聯合反恐軍演中,中國空軍無人機作戰力量首次在國際舞臺亮相,面對多個國家參演觀摩的壓力,李浩克服複雜電磁環境干擾,穩穩操控無人機對藍軍指揮部搜尋確認並首發制敵,有力展示了中國新型無人機的作戰實力。

  李浩説:“和外軍在一起配合,我們無人機在前,他們有人機在後一起配合,當然有壓力。但是我們一定能打好,因為,過去操縱飛機有一定經驗,執行過好多任務,基本上是手拿把掐,肯定能把目標打下來,當時目標進入我們的任務區以後,直接發現把它摧毀了,非常順利,我們非常準!”

  7年前,李浩改飛中國空軍察打一體無人機,這次改裝,挑戰著當年已經年近“五旬”的“老飛”。李浩告訴記者,原以為憑藉著30多年飛有人機的經驗,飛無人機可以輕鬆上手,但是無人機是系統作戰,需要多席位數人協同配合,必須全面掌握多個領域的十幾門專業知識。為了克服年齡偏大,記憶力逐漸退化的劣勢,他把各專業要點編成順口溜,別人學一遍,他就學十遍甚至數十遍。記者看到,一箱箱厚厚的專業書已經被他翻得破舊不堪,書上到處都是膠帶補丁和密密麻麻的手記。 

  李浩説:“剛開始學理論,好多東西的理念控制方面和我們有人機不太一樣。因為當時我年齡比較大,記憶力沒有年輕人那麼好,雖然有戰鬥機的飛行經驗,但是學新東西沒有年輕人學得快。在飛行過程中哪些問題不明白自己晚上加班看書,馬上給教員打電話。”

  據了解,從飛“一人一機”的戰鬥機到從零開始構建“多人一機”操控的無人機,多席位數人的協同作戰轉變成為了一個最大的攔路虎。李浩的戰友無人機飛行員陸冬輝説,為了使各崗位協同達到最優效果,李浩無論是在密碼下達還是飛行指揮等方面進行了不斷的探索。

  陸冬輝表示:“在過程中他就定,首先確立了每個人的代號。第二密碼,偵察任務需要什麼密碼,我設置一個規範的密碼,在標準的密碼之外也有非標準也能加進去,這樣對執行任務更加合理。”

  據中國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某部副司令員李欣介紹,在李浩剛飛無人機的時候,由於部隊剛剛組建,各種配套設施還沒跟上,李浩作為一名資深飛行員和普通飛行員們一樣住著上世紀60年代建的小平房,睡著硬板床,他甚至還要和其他官兵一起,排著隊在室外洗漱,但誰都沒聽到他有過一句抱怨。

  李欣説:“無人機新裝備的發展,其中有很多風險和未知以及不可測因素。但是我們之所以這樣可以一路走過來比較順利,特別是裝備的運用,他的鑽研、嚴謹、樸實踏實的作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