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京津冀:聯動執法保安全 鮮活農産品更保鮮

2017年05月16日 10:11:42  來源:北京晚報
字號:    

  新鮮福利 快到碗裏來

  京津冀肉蛋菜奶1小時新鮮直達,區域間鮮活農産品産銷一體化降低流通成本……近日,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聯合製定的《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産品流通圈規劃》正式出臺。根據規劃,三地將通過生産供應網路的無限聯通真正實現一體化,推進流通各環節資訊透明和品質安全可追溯,並提高運作效率,讓市民吃得新鮮、吃得放心。

  新鮮提速

  環首都1小時流通圈來了

  前天早晨7點半,吳阿姨來到家附近的中關村首食生鮮店內,開始為一家人的午飯、晚飯挑選食材——水靈靈的芹菜一捆捆紮好,身量勻稱的黃瓜還帶有嫩刺,好多盒裝蔬菜都是買一贈一。這個季節鮮蒜下來了,5塊錢就買一兜。自從4月底這家店開業,吳阿姨幾乎每天都要約著夥伴們來一趟。相比原來的海中菜市場,原先有些淩亂的蔬菜攤位變成了整潔的蔬菜售賣專區,分類擺放在敞口貨架上;水果區域為了防止磕碰,木盒裏舖上了藍白相間的軟布墊,乾淨又整潔。吳阿姨一邊逛一邊挑,不一會兒購物筐裏就快滿了。

  工作人員介紹,店裏蔬菜和水果等種類齊全,有4000多個單品,很多都是從産地直採,價格比同品質的要便宜,基本上當天菜當天賣,來一趟就可以一站購齊。

  這樣的首食生鮮店,北京還有兩家,分別位於朝陽望京阜通地鐵站和通州萬達廣場北。作為社區便民服務終端店,這些生鮮店舖已被列為北京市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重點項目和北京市環京津一小時經濟圈重點項目。

  農産品的價格優勢從何而來?得益於首農打造的京津冀區域農産品一體化供應網路。由天津東疆自貿區進京,可比傳統的上海口岸節省陸地運輸時間15小時,節省成本3000多元;比起廣東口岸可節省時間45小時,節省成本75.8%。通過農副産品生産基地直採,蔬菜等産品的供應鏈從原來的5至7個環節減少至3至4個,成本和損耗都有所降低。

  與首農的發展路徑不同,錦繡大地則是借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東風,在網際網路上尋找新的商機,上線電子交易平臺。如今,經過疏解升級,錦繡大地原址已變身農副産品集配中心、體驗中心、電子商務操作中心,倉儲基地則轉移到了河北,實現了交易和物流的分離。目前,錦繡大地的電子商務公司正與北京鐵路局洽談合作,打造北京民生服務的綠色物流配送體系。

  生鮮末端店、資訊服務平臺、農産品基地……這些都是京津冀鮮活農産品流通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産品流通圈規劃》上周正式出臺,通過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城鄉居民對鮮活農産品的需求。同時推廣産地預處理技術,發展凈菜進京,降低流通環節的損耗率及垃圾産生量。北京將開展公鐵聯運試點示範,鮮活農産品的過境物流比例預計可下降九成。

  記者了解到,經過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的統籌協調,已經確定了44個首批擬建重點項目。其中,北京有15個建設項目,核心區主要是生鮮配送中心、末端菜店和資訊服務平臺;內層建設項目主要是大型農産品流通中心和農産品批發市場,分佈在昌平、朝陽、海淀、通州和豐臺;外層建設項目分別在天津濱海新區、張家口、廊坊和保定。京津冀三地已完成的建設項目8個,在建項目12個,後續項目也在落實執行中。

  安全保障

  飛行檢查保護好菜籃子

  在降低流通環節成本、節省進京時間之外,京津冀三地為了保障鮮活農産品的安全也進行了多種嘗試。

  北京市場每天需要消費約2萬頭豬、2萬隻羊、幾百頭牛。而牛羊肉都是在河北屠宰,再運到北京進行銷售,批發時再進行抽檢。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新發地農産品批發市場“掌門人”張玉璽在2016年初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建議,京津冀食藥監應成立聯合執法隊,把關口前移,以保障食品安全。現在,市民的“肉案子”、“菜籃子”等均有三地食藥監部門的保駕護航。

  京津冀建立了食用農産品産銷銜接機制,北京新發地、岳各莊、大洋路等畜産品批發市場,與天津、河北兩地畜産品屠宰加工企業建立“場廠掛鉤”制度,初步構建起了品質安全追溯體系。今年以來,市食藥監局多次組織對畜禽産品和水産品開展較大規模夜查行動,阻止問題肉流入市場。

  北京市食藥監局食品市場處處長李江今年4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下一步將在天津、河北有關食藥監部門支援下,會同主要批發市場共同對畜産品品質安全狀況開展“飛行檢查”,即在事先不打招呼的情況下,前往實行“場廠掛鉤”的外埠屠宰加工企業,逐一檢查制度落實情況,並對畜産品採樣檢測。對於不符合安全保障要求的畜産品屠宰加工企業,將由本市批發市場共同協商予以暫停入市或産品退市。

  此外,記者從市農業局獲悉,目前三地在畜牧業協同發展方面已經簽訂了《京津冀畜牧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京津冀三地將重點從産業對接、執法聯動、檢測資源共用、人員科技資訊協作等方面進行合作。目前,北京已經在津冀建立畜牧業外埠基地57個,年出欄生豬45萬頭,肉禽6000萬隻,年産生鮮乳7萬噸,實現了産業疏解和首都市場畜産品安全供應的有機結合。在漁業協同發展方面,三地也簽署《關於建立京津冀漁政協同執法機制的協議書》。

  網購福利

  京津冀開啟包郵時代

  對於網購族來説,京津冀交通物流一體化釋放的紅利,或許有更直觀的感受。

  風靡電商圈“江浙滬包郵”讓人眼紅,是剁手黨們最羨慕的一項服務。如今,我們的“京津冀包郵”誕生了。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檢索“京津冀包郵”,很多商品正以這樣的方式促銷,包郵商品以生鮮蔬果居多,有單件包郵、滿額包郵,也有“次卡”、“月卡”等各種套餐。

  網店店主于先生説,從店舖物流需求來説,他經營的生鮮類貨品對時效要求高,從發貨地密雲到北京城區和天津、河北,時效有保障,就價格而言,發往北京城區和發往天津、河北,運費差別並不大。店裏推出京津冀免費配送套餐,銷量一直不錯。

  “京津冀包郵”正成為當下很多電商賣家吸引消費者的賣點。包郵背後離不開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推進、物流迴圈網路的進一步完善。

  “京津冀包郵”可以有多快?河北已打通了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區環線等12條高速“斷頭路”,以及幹線公路“瓶頸路”。今年年底,京津冀“斷頭路”將基本終結。三年後,京津冀將基本實現京津石中心城區與周邊城鎮0.5至1小時通勤圈,京津保0.5至1小時交通圈,京津冀地區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

  根據《京津冀地區快遞服務發展“十三五”規劃》,京津冀三地的快遞服務將整合佈局,提升快遞航空運輸集散能力,推動建設立體化快遞綜合運輸樞紐,形成公路、民航、鐵路、海運無縫銜接。預計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快遞量將達80億件,區域內快遞服務基本實現主要城市當日達、次日達。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規劃》落地,京津冀區域冷鏈網不斷完善,包郵的門檻會進一步降低。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