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結構持續優化 動能加快轉換

2017年04月26日 15:15:01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速達9.2%。其中,工業投資達34601億元,同比增長4.9%。與整體投資增速相比,工業投資增速相對顯得較低,於是社會上出現了對於全年工業增長的擔心。《經濟日報》記者近日採訪了有關專家,對這一數據進行了分析。

  “看工業投資最主要是看製造業投資。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也是對外貿易的主體,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投資主要是為國內服務。”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許召元表示。

  細分工業投資,一季度,採礦業投資1095億元,同比下降7.1%,1至2月份為增長4.1%;製造業投資29325億元,增長5.8%,增速提高1.5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投資4181億元,增長2.6%,增速提高1.7個百分點。

  “從數據看,一季度製造業投資增速一馬當先。去年9月份以來,我國製造業投資就從較低水準持續回升,實現了觸底反彈。”許召元説,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民間投資的增長十分搶眼,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速為5.4%,達25079億元。製造業投資更多是以私營企業為主,製造業投資回升也反映了製造業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市場信心逐漸恢復。

  製造業投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錶。許召元表示:“經濟繁榮時製造業投資就會表現更好,經濟下行時就會表現更差,上下波動較大。從目前來看,我國製造業投資已經度過了最低的階段,出現持平甚至反彈跡象。”

  工業投資增速的放緩本就是工業轉型升級、主動調整的結果。一季度,從製造業投資內部來看,各行業增速相差很大,反映了製造業內部結構的優化。比如,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下降了10.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下降了3.5%。而電腦、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了26.8%,汽車製造業同比增長8.1%。總體來看,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速不斷下降,而高技術産業增速不斷上升,有力體現了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工業發展不能光看工業投資。許召元説,我國經濟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從粗放型的、投資拉動型轉向效率提高、創新驅動型。目前,我國製造業內部效率調整的空間還很大。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産率和行業利潤率還有很大差距。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的背景下,必須提高製造業全要素生産效率,才能鞏固中國製造業的優勢地位。許召元説,眼下,中國製造業正在全面向高端、智慧、綠色和服務轉型升級,“在此引領下,製造企業通過應用新技術,提升效率的空間巨大”。

  “4.9%的工業投資增速不能説明工業發展的整體情況。”許召元説,一季度,我國工業增長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實際增速為6.8%,比上年同期加快了1個百分點。

  許召元表示,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一直是服務業增長較快,工業增長較慢。而一季度工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36.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個百分點。這表明我國工業經濟正在趨穩好轉,不斷提升支撐力,尤其是民間投資的增長表明市場信心正在增強。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