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天舟一號飛船進入臨射狀態:萬事俱備 靜待窗口

2017年04月20日 06:40:17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原標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進入臨射狀態 萬事俱備 靜待窗口

天舟一號飛船和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組合體矗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靜待發射窗口到來。 攝影 李晉

  天舟一號飛船和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組合體矗立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靜待發射窗口到來。 攝影 李晉

19日傍晚,海南文昌發射場上空突顯祥雲,引得行人駐足拍攝。文昌,海南。 攝影 李晉

  19日傍晚,海南文昌發射場上空突顯祥雲,引得行人駐足拍攝。文昌,海南。 攝影 李晉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李晉):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將在海南文昌發射場瞄準4月20日19時41分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作為中國目前待飛的最大飛行器,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將驗證一系列技術功能,為我國空間站工程打下堅實基礎。

  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是中國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組成的空間站貨物運輸系統的首次實用性亮相,是空間實驗室任務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空間站工程的關鍵之戰,將為中國空間站組裝建造和長期運營奠定重要技術基礎。與以往載人飛行任務相比,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有著任務狀態新、技術難度大等主要特點,尤其是對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文昌發射場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表示:“天舟一號極高的入軌精度對發射場系統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首次採取零窗口發射模式,所謂零窗口發射,是指在預先計算好的發射時間,分秒不差的將火箭點火升空,不允許出現任何延誤與變更。”

  執行本次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的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為中國空間站工程發射貨運飛船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採用綠色環保的液氧煤油推進劑,2016年6月25日在文昌航太發射場成功首飛,實現了準時點火,分秒不差。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助理胡曉軍介紹説,從火箭系統來講,負責發射天舟一號的遙2火箭是空間應用系統貨運飛船立項之本,首飛之後長征七號火箭經過大量的技術改進,他對本次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實現“零窗口”發射充滿了信心:“遙2火箭相對於遙1火箭,這次使用的遙2火箭有75項技術變化,一個是為了提高火箭本身可靠性,另外是提高火箭進場之後操作的便利性,第三是提高操作的安全性,現在看經過總裝測試和操作,這些改進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們對自己的産品有信心,可以圓滿完成本次任務。”

  天舟一號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由貨物艙和推進艙兩部分組成,起飛品質不大於13噸,具備獨立獨立飛行不小于3個月的能力。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系統副總設計師徐小平表示,作為載人航太工程三步走的重要組成部分,天舟一號的首飛意義重大:“貨運飛船目前我們國家最大的飛行器,它的搭載能力非常強,搭載了各種應用載荷和航太員系統的實驗,為將來空間站大規模的空間應用提供基礎,我們飛行器本身做了一些新技術方面的驗證,基礎的元器件,飛行方案等實驗的規劃在這次飛行中得到驗證。”

  目前,天舟貨運飛船和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已經做好了發射前的各項測試準備工作,萬事俱備,靜待發射窗口的到來。海南文昌發射場區指揮部指揮長張學宇説:“4月15日,火箭通過了轉場和加注前的品質評審,4月17日,船箭組合體垂直轉運,4月18-19日,進入加注準備程式,目前,發射場設施設備,産品和各測試系統品質受控,狀態良好,功能性滿足要求,具備加注發射條件。”

  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介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後,將進入高度約380公里的運作軌道,之後將與在軌運作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自動交會對接,並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