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扛起脫貧攻堅大旗 82歲老黨員征服懸崖絕壁鑿出“萬米生命渠”

2017年04月19日 15:36:37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扛起脫貧攻堅大旗? 82歲老黨員征服懸崖絕壁鑿出“萬米生命渠”  

老黨員黃大發 攝/王恩慧 

  【弘揚“大發渠”精神 打贏脫貧攻堅戰】 

  三月的遵義,湛藍的天空如水洗般澄澈。群山環抱的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這個最邊遠、最貧困、最大的村落被瀰漫的油菜花香包圍著。

  眼下,山間的梯田裏,周圍幾個村組的鄉親們稀稀落落開始了農忙。老鄉們吆喝著家畜,被翻過的田地散發著一股清新的泥土味。家畜偶爾發出幾聲低鳴,喚醒著山村的春天。 

  老支書放不下的牽掛

  天無三日晴,降雨在老區是常事,尤其是山間。光明日報光明網記者前去採訪的這天,再次飄起了細雨。民主自然村(舊稱草王壩)82歲的原支書黃大發老人換上雨鞋、帶上工具上山巡渠。雖然已經退休,但是鄉親們還是十分願意稱呼他老支書。每到農忙時節,鄉親們農田用水增加,老支書都會擔心水渠損壞,影響村民們正常的灌溉用水。雖然通過政府招標中標的公司接管了護渠的任務,但這座傾注了老支書數十年心血的水利工程,一直是他放不下的牽掛。光明日報光明網記者跟隨老支書一起,踩著濕滑的渠壁,徒步巡渠,仔細查看每一段渠是否完好。

  隨著海拔增高,老支書額頭開始冒出了汗,大口喘著氣。渠水嘩嘩地向下游流淌,聽著這靈動的聲音,老人爬滿皺紋的臉上閃過一絲喜悅,步履輕盈起來,繼續向前。

  令黃大發老支書時刻牽掛在心的這條渠,是他花費數十年的心血完成的壯舉,在當地家喻戶曉。人們把這條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水渠親切地稱為“大發渠”。“大發渠”是在老支書的帶領下,歷時數十年,繞三重大山、過三處絕壁(大土灣岩、擦耳岩、岩灰洞岩)、歷三道險崖,硬生生從絕壁千仞上鑿出來。“大發渠”一路翻山越嶺,流經三個行政村,灌溉面積1100多畝,350多戶、1200余人受益,徹底改變了民主自然村的缺水現狀,使村鄉親們用水有了保障。黃大發老支書以一個共産黨員的閃光信念,踐行著不忘黨恩、不忘初心的莊嚴承諾。

  艱難通渠鄉親們直起腰板

  擦耳岩是“大發渠”最讓人頭疼的一段。老支書巡視到這裡的時候,不由地用那雙粗糙的手扶緊渠壁,趟水前行。光明日報光明網記者目測了一下,渠壁一側僅五十釐米寬,下面就是懸崖,像被一把尖刀齊刷刷平切開。向下掃一眼,幾百米高望不到底,令人心悸。黃大發老支書一邊提醒記者注意安全,一邊自豪地講起當年懸崖鑿渠的故事。

  上世紀60年代,由於缺水草王壩的百姓們窮得幾乎吃不上飯。作為大隊長的黃大發認定窮根在於無法將幾公里外的水源引進來。於是,他下定決定要為村裏開渠引水脫貧。黃大發絕壁開渠的宏願在十里八村迅速傳開。第一次開渠,由於缺乏資金、缺乏技術,修渠以失敗收場。黃大發遭到了不少人的非議和白眼,認為他修渠的想法簡直是做夢。但是,黃大發並未退縮,僅有小學文化的他橫了心去水利站學習。五十多歲的黃大發下了狠功夫,用三年時間啃下技術這塊硬骨頭。再次開工,雖然還是有很多鄉親們阻攔,黃大發砸鍋賣鐵自籌押金請來技術人員, 在政府的支援下,修渠順利開始。

  “修到這裡的時候,數百米高的懸崖讓不少人身體和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我是第一個衝上前的。”老人講到這裡眼神閃爍,興奮起來。當年開渠,懸崖絕壁上,沒有人敢懸著繩子在半空中測量畫水準線,黃大發第一個繫上繩子吊在空中,看得人心驚肉跳。在他的帶動和鼓勵下,工人們紛紛加入其中,完成了測量工作。雙手被風鑽、鋼釬、錘子這些最原始、最笨重的工具震裂,他忍者劇痛、克服困難帶領鄉親們完成了絕壁開渠的壯舉,徹底解決了草王壩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問題。從此,草王壩人腰板挺直了,發展畜牧養殖業,種植辣椒、柚子等經濟作物,鄉親們的腰包鼓起來,日子有了盼頭。

  “大發渠”精神飄揚在紅色大地

  巡渠過半,黃大發老人渾身已經被雨水和汗水浸透。他捧起清涼的渠水洗了把臉,又煥發了精神,仿佛回到了年輕修渠時候,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途中,遇到很多正在農忙的鄉親,他們熱情地與老支書打招呼。在與這些樸素的老鄉們的聊天中,光明日報光明網記者聽到了太多關於黃老支書的傳奇經歷:一心撲在修渠上,二女兒和大孫女先後離世,錚錚鐵骨黃大發擦掉淚水繼續上山鑿渠;為了攢錢籌集工料,捨不得換一雙膠鞋,腳後跟被磨破鑽心疼痛,堅韌不摧的黃大發忍痛戰鬥;背著炸藥上山,開山的時候險些被炸死,經受生死考驗的黃大發沒有被嚇倒;幫助村裏修路、通電,老支書心裏裝著鄉親幫著村裏致富脫貧……一路近五個小時的巡渠,對於已經82歲的老支書來説是艱難的挑戰,但每次他一有空還是會堅持上山。光明日報光明網記者注意到,山腳下機器轟鳴,“大發渠”防滲加固工程已全面啟動,不少村民還自發加入巡渠、護渠的隊伍中。沿途,“弘揚‘大發’精神 爭做時代先鋒”的鮮紅標語像是一面旗幟一樣飄揚在這片紅色大地……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82歲老支書黃大發扛起老區脫貧攻堅的大旗,以具體行動把一個共産黨員的閃光信唸書寫在遵義這片紅色土地上,“大發”精神閃耀著時代的光輝,激蕩在人們心中。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