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習主席訪芬成果豐碩 激發合作潛力促進關係升級

2017年04月07日 16:20:02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習主席訪芬成果豐碩 激發合作潛力促進關係升級

  4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赫爾辛基同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後,兩國元首共同會見記者。(圖片來源:新華社)

  應芬蘭總統尼尼斯托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4月4日至6日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就中芬關係、中歐關係、各自發展道路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交換看法,共同為中芬關係未來發展繪製藍圖。此訪進一步促進了中芬兩國在經貿領域、人文交流、全球治理領域的合作,推動中芬關係的全面升級,對今後中國與芬蘭、中國與北歐國家乃至中國與歐盟關係的發展産生積極影響。

  第一,中芬關係定位成為習主席此訪的核心政治成果。芬蘭是最早承認新中國並和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自1950年芬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以來,兩國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關係。1953年,芬蘭率先與中國簽署政府間貿易協定,並向中國出口船隻、金屬等重要物資。20世紀70年代,芬蘭積極支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可以説,建交67年來,中芬關係發展平穩,雙方在政治、經貿、科技、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往和合作不斷加深。2013年,習近平主席與尼尼斯托總統就中芬構建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為中芬關係發展指明瞭方向。四年來,兩國高層交往更加密切,習主席和尼尼斯托總統在一些重要國際場合多次會面、交換意見,為雙邊關係的提升和升級奠定了良好基礎。習近平主席訪芬期間,兩國發表了聯合聲明,正式確定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為兩國關係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習主席此訪為中芬雙邊貿易關係發展注入新動能。中芬兩國貿易關係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1990年-2000年,中芬兩國的貨物貿易總額連續10年增長。2009年,受歐債危機的衝擊,芬蘭與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額比2008年下降11億歐元,但2010中芬進出口貿易總額迅速回升至65.3億歐元,比2009年增加12億歐元。2016年,中芬進出口貿易總額為67.2億歐元,其中芬蘭對我出口26.7億歐元,佔芬蘭出口貿易總額的5.2%,芬蘭從中國進口40.5億歐元,佔芬蘭進口貿易總額的7.4%。目前,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芬蘭在亞洲的第一大貿易夥伴。根據芬蘭海關發佈的數據,2016年,芬蘭與第一大貿易夥伴德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為149.3億歐元,是中芬貿易總額的兩倍多。芬蘭的主要優勢出口産品包括礦物燃料、木製品、金屬製品、醫療器械、機械設備等,中國的主要出口産品包括機電産品、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産品、工業製成品等。中芬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彼此貿易摩擦少。在習主席訪芬期間,兩國簽署了新的貿易投資合作協議,為中芬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第三,此訪為中芬兩國企業相互投資創造便利,釋放相互投資潛力。近年來,在芬蘭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芬蘭企業對華投資步伐有所放緩,芬蘭對華直接投資額僅佔其海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左右。歐債危機爆發後,中國對芬蘭投資逆勢增長,對拉動芬蘭經濟增長、促進芬蘭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應該看到,中國企業對芬直接投資尚處於起步階段。流入芬蘭的外國直接投資還主要來自瑞典、荷蘭、德國、丹麥、盧森堡等歐洲國家。根據芬蘭統計局的統計,2015年,上述五國在芬蘭的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為595.2億歐元,佔芬蘭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存量總額的80.2%。芬蘭在清潔技術、生物經濟、林産品加工、金屬冶煉、機械製造、資訊通訊技術、醫療保健行業優勢明顯,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是典型的創新型國家。習主席此訪為雙方企業投資創造便利,促進雙方創新創業、清潔能源、生物經濟領域的合作,釋放相互投資的巨大潛力。

  第四,習主席此訪進一步促進了中芬人文交流,拉近兩國人民的距離,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國之交在於民相親”,中芬兩國相距遙遠,語言文化迥異,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存在很大差別。人文交流是打開兩國人民心扉的鑰匙,能夠增進兩國民眾的相互了解。近年來,中芬人文交流蓬勃發展,取得豐碩成果,兩國簽訂了《中芬關於互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諒解備忘錄》(2006年)、《中國和芬蘭政府在文化、教育、科學、青年和體育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2010年)、《中芬關於設立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2015年)、《加強教育全領域合作的合作備忘錄》(2015年)等文化教育協議,為兩國人文交流奠定了制度基礎。近年來,中芬兩國通過共同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藝術節、文化節、合拍電影、語言推廣等,有效促進了中芬兩國民眾對彼此文化的感知和了解。中國將於2022年舉辦冬季奧運會,芬蘭是世界冰雪運動強國,雙方將在冰雪項目運動員訓練、賽場建設、運動服裝設計等方面存在很多合作機會。相信習主席此訪將進一步推動中芬兩國在文化、教育、人員流動等方面的合作,為民之相知、民之相親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

  第五,中芬關係的發展將有力推動中國與歐盟關係的發展,促進中歐在全球治理領域的合作。芬蘭不僅是歐盟成員國,還是唯一一個加入歐元區的北歐國家。2016年,芬蘭GDP總值為2146.1億歐元(按市場價格計算),在歐盟28國中排名第12位,每人平均GDP水準為3.9萬歐元,遠高於2.9萬歐元的歐盟平均水準。芬蘭經濟發達,是歐洲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堅定擁護者,在歐盟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芬蘭反對歐盟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主張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是歐盟中對華友好、促進中國與歐盟關係發展的積極力量。芬蘭是習近平主席本年度出訪的第一個歐盟國家。在歐盟面臨英國脫歐、經濟復蘇乏力、希臘債務危機、難民危機、烏克蘭危機等諸多困難的背景下,習主席出訪芬蘭體現了中國對歐盟團結穩定和歐洲一體化的堅定支援。從這個意義上講,此訪不僅有利於推進中芬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夥伴關係的確立,也有利於中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和中歐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的全面推進。

  此外,習近平主席訪問芬蘭還將促進中國與芬蘭在全球治理、“一帶一路”建設、北極科研合作等方面的深度合作。芬蘭是亞投行的創始成員國之一,在推進全球治理改革方面與中國持有相似主張。芬蘭積極支援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主張共建數字絲綢之路。芬蘭支援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觀察員參加北極合作,芬蘭將於2017年5月接任北極理事會輪值主席國,雙方可以此為契機加強在北極研究方面的合作。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 李罡)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