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期待習特會為中美關係做戰略定調

2017年03月31日 15:00:15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北京30日下午宣佈習近平主席將出訪芬蘭和美國,中美雙方的通報説,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將於4月6日至7日在佛羅裏達州的海湖莊園舉行會晤。

  鋻於中美是當今世界最具實力也最有影響的兩個國家,北京和華盛頓如何處理彼此的糾紛將越來越産生世界性影響,而兩位最高領導人都有謀劃本國長期政策的雄心,這次中美元首會是否能為兩國戰略關係定調,為今後數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中美關係奠定基礎,舉世矚目。

  中美到了需要認真看清對方是誰、定義雙方關係的時候。把中美關係搞清楚了,就等於搞清了這個時代。中美究竟是不是只能一贏一輸,一個把另一個最終扳倒的關係,對這個問題的困惑,是這兩大國之間一些具體摩擦常常帶來戰略不安的原因。不把這個問題搞透了,人們就無法確定中美各領域多如牛毛的“掰手腕”的性質,而且兩國都可能到頭來依賴“最壞的準備”。

  中美兩國關係中令人樂觀和令人悲觀的因素似乎同樣多,兩國都對對方的戰略意圖有很深憂慮。雙方大體都在謹慎行事,一邊不希望因為過激舉動引發對抗,同時又擔心自己的讓步會鼓勵對方未來採取更強硬的態度。兩國國內都有批評政府“軟弱”的聲音,強硬姿態更容易在本國國內獲得民意支援。

  太平洋兩岸的現實經濟合作規模非常大,這使得中美關係的性質肯定與當年經濟上近乎老死不相往來的美蘇關係的性質有了很大區別。問題在於這種區別是否具有本質意義,它所代表的方向是否是不可逆的,或者説是經過努力可以固定下來的,成為人類文明演進的決定性趨勢。

  人類歷史的經驗應當説提供了更多質疑這一趨勢的案例,所以懷疑論者不光表現得振振有詞,而且他們的內在擔心也是真實的。然而現實似乎有它自身的固執和韌性,它總是拒絕配合中美一些人的對抗衝動,令那些衝動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自生自滅。

  結果是,一個更大的問號在中美之間逐漸形成:如果不合作,中美真有別的選擇嗎?理論上好像有,但現實中它們從沒有能夠成功證明自己行得通。關於它們所意味的代價的推演往往令人不寒而慄,結果是那些想起來很讓一些人覺得“解恨”的選擇都被一一放棄了。

  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呢?大概是全球化在重塑個人以及國家的利益,還有實現那些利益的方式。中美已經形成的龐大合作規模裏充滿了兩國社會的現實利益,其中的問題大多是這種利益的附屬品。兩國合作的利益慣性太大了,人們看不到對抗可能産生的好處會比維持和改善合作所能得到的更多,沒有人可以承擔得起毀掉中美合作的責任。

  北京、華盛頓會從“拖延”對抗逐漸走向“遠離”對抗嗎?這樣的可能性似乎在增加。兩國及人類的認識能力還不足以現在就對這個根本性問題作出斬釘截鐵的回答,但是北京和華盛頓如果真想為21世紀尋求一個好的結果,那麼現在是雙方對彼此戰略疑慮構建一個強有力的管理框架的時候了。

  蒂勒森不久前訪問北京時曾表示,特朗普總統希望與習近平主席為美中關係未來50年的發展確定方向。而這50年裏北京和華盛頓的最大使命就是拆解修昔底德陷阱,避免人類文明往回走,誰多虧了點賺了點,絕不會是被歷史記住的中美關係的主線。

  習特會即將到來,關於為何兩國直到臨近會晤舉行時才對外正式發佈消息,為何會晤地點選在佛州海湖莊園等等的猜測,都屬於短線焦點。中美元首將談些什麼,産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那些才是歷史長鏡頭準備記錄的答案。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