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不會游泳清華無法畢業 游泳應為學生必備技能嗎

2017年03月28日 06:3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不會游泳就無法從清華畢業 游泳應為大學生必備技能嗎?

  中新網北京3月28日電(湯琪)不會游泳就無法從清華大學畢業?日前,清華大學對外證實,從2017級開始,該校學生必須通過游泳測試,否則不能獲得畢業證書,有特殊情況除外。

  會不會游泳與能否拿到畢業證掛鉤,要求是否過於苛刻?為什麼有些學生總對體育測試發怵?“必修”的背後,學校體育教育又還有哪些提升空間?

資料圖:游泳愛好者在比賽中。 王婧 攝

  資料圖:游泳愛好者在比賽中。 王婧 攝

  不會游泳拿不到畢業證

  近日,有消息稱,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該校的全校教職工大會上宣佈,清華大學將從2017年開始,要求本科生都要學會游泳,同時將調整課程安排,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上操場。

  對此,有媒體從清華大學證實,從2017級開始,該校學生必須通過入學後的游泳測試,或參加游泳課的學習並達到要求,否則不能獲得畢業證書,患有皮膚病、恐水症等不適合游泳的學生,可以不參加。

  針對這一規定,網上一份調查顯示,有超過60%的網友給予支援,其中一個選項是,“學好游泳能保命,學校用心良苦。”然而,也有網友認為規定過於“奇葩”,強制學生會游泳是否“用力過猛”?

  事實上,中新網記者發現,為了讓學生掌握游泳技能,“用心良苦”的不止清華大學。

  據了解,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都對游泳教學有剛性要求,廈門大學更是在2017年的自主招生考核中,要求考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測田徑、武術、游泳、體能等六大類中的任何一個項目,體育測試所佔權重為20%。

資料圖:參與公益教學游泳活動的孩子們。洪堅鵬 攝

  資料圖:參與公益教學游泳活動的孩子們。洪堅鵬 攝

  游泳是一流人才必備的技能嗎?

  對於清華大學的這一新規,中新網記者在該校採訪了多位在校大學生。有學生告訴記者,學校此舉旨在培養學生體魄,長遠來看也有利於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不過,也有一些學生認為應照顧學生自身的學習意願,游泳更適合作為大學選修課。

  清華大學體育部也對外表示,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必須上游泳課,新生入校後會開展游泳測試,用蛙泳、蝶泳、自由泳、仰泳四種標準泳姿中的任意一種遊完50米就算通過,未通過者必須選修游泳課。

  有評論稱,與其説學校用體育考試來強制學生,不如説是循循善誘,期待學生能在運動中單純享受體育的快樂,培養一個終身受益的興趣愛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則表示,讓每個學生都學會游泳是有難度的,他認為,這涉及到個人興趣愛好的選擇。

  儲朝暉稱,對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運動時間有剛性要求是必要的,但運動項目應該是多樣的,他解釋説,“有人個子高,打籃球比較好,個頭小的可能適合體操,不必要以一個運動項目,做出單一的要求,還是要靈活。”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別敦榮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則認為,高校開設什麼課程,對教學有哪些要求,本不應“大驚小怪”,但他感到疑惑的是,高等教育是為培養一流人才,會不會游泳與畢業證掛鉤,是否説明“游泳是一流人才必備的技能”呢?

資料圖:兒童做學習游泳前的準備。周毅 攝

  資料圖:兒童做學習游泳前的準備。周毅 攝

  學生為何害怕體育測試?

  隨著游泳成為一些學校的必修課,更值得探討的是,近年來,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為何類似游泳這樣的體育測試總是成為一些學生甚至家長的“心病”?

  國家體育總局早些年發佈的一份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公報顯示,6到19歲兒童青少年不願參加體育鍛鍊的原因主要是怕“影響學習”,佔比達44.2%,其他依次為“沒興趣”、“不喜歡”、“缺乏體育技能”、“太累”等。

  一邊是學生和家長擔心體育鍛鍊會“影響學習”,一邊是學校教育對體育測試的要求又越來越高,對學生體質測試的熱度不減,這在儲朝暉看來,其實是“體育遇冷”的表現。

  他説,“很多學校關注的是考試分數,關注的是其他學業的成績,對於體育重視不夠,這種情況下,更多的提倡體育運動是必要的。

  但別敦榮發現,從幼兒園、小學,學生就有體育課,一直到高考、到大學,學生還是害怕體育考試,其中的原因在於,“當下的一些體育教育沒有去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特長,而只是為了通過考試,這是目前體育教育的缺陷。”

  他認為,類似清華大學這樣強制學生必須通過的游泳測試,可能會導致有些學生産生畏難情緒,而難以真正産生對游泳、對體育運動的喜愛。

  也有人提出,游泳不僅是一項體育運動,更是一種生存技能,遇到險情時或許可以自救。對此,儲朝暉則認為,這不是簡單把游泳納入考試的問題,而是如何去培養學生對於生命價值的認識。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