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兩會已閉幕 這些話題沒“閉幕”

2017年03月17日 15:22:0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發)

  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閉幕;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閉幕,至此,2017年全國兩會落下帷幕。兩會雖然閉幕了,但是很多被兩會帶熱的話題,在網上仍然保持著熱度。

  下調GDP增速,會影響生活嗎?

  3月15日,在兩會閉幕之際,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的一篇《兩會閉幕!你的生活將迎來這些改變》的文章,“分分鐘”突破10萬閱讀量。文章列舉了今年要完成的10個“小目標”,列在第一位的就是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長6.5%。

  為什麼將增速下調至6.5%?老百姓以後要過“緊日子”嗎?這一直是網上熱議的話題。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記者會上給出既通俗又權威的解釋。李克強説,其實,增長6.5%這個速度不低了,也很不容易。我曾經在中國少林寺陪同外賓看過武僧表演,幾歲的小武僧一口氣翻十幾個跟頭不費勁,而練過十幾年武功的青年武僧翻三五個跟頭就了不得了,主要是塊頭大了。如果今年中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增量比去年還要大。

  海外網第一時間發佈了總理的這一解釋,隨後,網民們紛紛表示理解並點讚。網友“飛鳥”留言説:“總理的比喻一直通俗易懂,讚。”另一位網友表示,“‘武僧’的比喻非常客觀”。

  一篇名為《這個GDP越來越有人情味了》的文章,被幾十家新聞網站轉載。文章很“詩意”地回答了網友們的顧慮:不能只顧眼前民生的“熱炕頭”,必須還要兼顧“詩和遠方”。中國的GDP增長目標,一頭是保就業的重任,另一頭則是“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兩個翻番”目標——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更遠的遠方,還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今年6.5%的經濟增長目標,一頭是以民為本的人情味,另一頭則是堅持發展和改革的定力與信心。這個低調的增長目標,是對“唯GDP至上”傳統思維方式的否定,將促進中國經濟運作的品質和效益不斷提升,保障經濟獲得平穩健康的長遠發展。

  取消漫遊費,能否早實現?

  3月5日,在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一次熱烈的掌聲出現在總理説到“年內全部取消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費”之時,會場甚至有人不自覺地叫“好”。

  這一消息讓網友們同樣很是興奮。在中國經濟網報道這一消息的頁面上,網友“剛剛”留言説,“手機綁定太多東西,取消手機長途漫遊費,不用再換卡了,很親民。”網友“新兵”表示,“很實在!很凝聚民心!”

  當然,網友們翹首以盼的同時,也想知道,這一利好政策,具體什麼時候能實現?

  隨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宣佈,從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取消國內長途和漫遊費。但是,網友的問題又來了,“為什麼要等到10月?下月就取消不行嗎?”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對此進行了答疑:難點首先來源於運營商歷年來累計推出多種不同套餐帶來的歷史遺留問題。幾個月的調整操作時間,對運營商而言已經是很緊張了。

  3月11日,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工信部正在加緊推動企業加快進度,克服各種困難,在確保相關準備工作全部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力爭提前完成這個目標。

  取消漫遊費在網路上還引發一系列“連鎖期盼”。

  一篇微信文章《手機漫遊費沒了,來電顯示呢!》僅僅300多字,卻引來超過7萬的閱讀量。有網友進一步詢問説:“流量什麼時候能全國統一,不分省內省外?”

  在微博上,這樣的討論也不少。除了表達期盼,不少網友也進行了理性的分析:“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明天總會更好”。

  網友的期盼也得到了媒體的回應。3月15日晚,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推送一篇《大利好!兩會後,這些費用要減免》的文章,總結了各方面的利好: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等基金;取消或停徵35項中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

  藍天保衛戰,今後怎麼打?

  兩會期間,“藍天保衛戰”的説法流行起來。在總理記者會上,治理霧霾的問題再次被問及。李克強稱,他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了5條措施,會堅定地向前推進,真正打一場“藍天保衛戰”,但需要有一個過程。

  這場保衛戰將帶來什麼?如何打好保衛戰?這是網上持續熱議的話題。

  在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兩會閉幕!你的生活將迎來這些改變》的文章看來,藍天保衛戰帶來的是機遇。文章認為,清潔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發電等將更有“錢景”。

  很多經濟、金融類網站更是緊盯住著保衛戰裏的“錢景”。中國證券網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今年有望成為大氣治理的關鍵年份。建議關注霧霾源解析、Vocs(揮發性有機物)、脫硫脫硝、天然氣替代、熱電聯産等方向。隨著治理力度加大,環保投入增加,相關環保監測、大氣污染治理、新能源車等行業有望迎來機遇,環保概唸有望成為貫穿全年的主題。

  對於如何打好保衛戰,網上同樣是熱議不斷。長安街微信公眾號發文稱:政府工作報告説打響“藍天保衛戰”,其實有一支隊伍早已出發!據公安部介紹,3年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環境犯罪案件1.8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萬人,對5000余起嚴重環境違法案件中的4500余名違法人員進行了行政拘留。

  文章列舉的案例和數據引來網友點讚。不少網友留言表示,“‘藍天保衛戰’,是一場戰鬥,不是靠喊口號就能取勝的。法律,是武器也是後盾,是攻堅的矛,是保障的盾”;“將環境保護與依法治國緊密結合,才是碧水藍天的開始!”

  3月15日下午,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文章《兩會開出“2017民生清單” 這12件事今年要做到!》將治理霧霾列為12件民生實事之一。文章指出,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兩會期間表示,今年還要對15個省份進行督察,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還要對一些問題突出的地方不定期開展專項督查和“回頭看”。

  這篇文章閱讀量超過10萬,點讚數超過2000。網友“十八公”表示,“言必行,行必果!期待落實!”(記者 潘旭濤)

  下一頁   [延伸閱讀]   李克強記者會上哪個字提及了33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