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代表委員熱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03月17日 09:39:5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回去就幹 馬上就辦

  ——代表委員熱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

  巨擘繪就滿眼春色,擊鼓催徵闊步前行。

  兩會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分別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遼寧、四川、新疆、解放軍代表團審議,看望出席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並參加聯組討論,出席全國兩會少數民族代表委員茶話會,同少數民族代表委員親切握手、互致問候。

  代表委員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要求,體現了執政的中國共産黨治國理政的方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發表的重要講話,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強國強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回去就幹,馬上就辦。學習領會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必須“擼起袖子加油幹”,以實幹的精神,開創新的事業,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關鍵詞 知識分子 

  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民進、農工黨、九三學社委員時指出,偉大的事業,決定了我們更加需要知識和知識分子,更加需要知識分子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多作貢獻。我國廣大知識分子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刻苦鑽研,勤奮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青島農業大學教授、山東布萊凱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雅娟代表: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加強自主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將專利等科技成果轉化成符合市場需要的技術,增強國際競爭力,這是我們知識分子的責任。多年前,我創立公司,就是為了將科技成果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技術,幫助老百姓致富。這些年來,我不僅將先進的技術用於公司生産,也用於指導農民搞養殖,幫助他們增加收入。現在,很多農民説起養殖技術來頭頭是道,都成了技術能手。兩會閉幕後,我要回去向他們宣講兩會精神,繼續推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用我的知識幫助更多人致富奔小康。

  民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主委、新疆師範大學副校長牛汝極委員:為大眾立德,為創新立言,為時代立功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肯定了廣大知識分子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中作出的寶貴貢獻,對廣大知識分子是巨大的鼓舞。重視知識分子及其創造力,就能夠增強社會發展的活力、經濟建設的動力、政治大局的定力。我們今後要在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管理服務等工作中,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立德,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模範;立言,為創新發展著書立傳;立功,投身改革實踐有新貢獻。

    關鍵詞 創新驅動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解放思想,勇於擔當,敢為人先,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引領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孫其信代表: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 

  兩會閉幕後,我回去要做三件事,一是把兩會上來自方方面面的關乎國家發展、學科方向發展的資訊傳達好。二是要儘快推動科技評價制度的改革,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活力,出臺可操作的所有方案。三是按照“雙一流”的要求,佈局學校總體發展思路,讓學校在未來繼續能以傑出的貢獻,獲得社會認同。我們學校要圍繞農業節約資源的發展模式,在節水、節省化肥、節省農藥、節約土地等方面開展科研工作。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魏毅寅委員:保障國家安全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航太科工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央企,必須自主創新,進一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兩會結束之後,我們會加快推進新一代武器裝備技術、航太發射與應用技術、資訊技術及應用、裝備製造技術及應用、材料與工藝技術及應用等方面的技術攻關及應用,努力掌握一批戰略前沿與應用基礎技術,確保有力地保障國家安全與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關鍵詞 脫貧攻堅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脫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精準施策、過細工作。要繼續選派好駐村幹部,整合涉農資金,改進脫貧攻堅動員和幫扶方式,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都要精準,有的需要下一番“繡花”功夫。

  陜西省丹鳳縣土門鎮副鎮長、土門村黨支部書記葉瑜代表: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貧困是制約陜南山區群眾發展的心頭刺。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點亮了我們做強農業,做美鄉村,做優服務的新思路,也燃起了我們回到農村幹工作、抓落實、促發展的信心和動力。我們回去就幹,馬上加強基層治理,選好村級帶頭人,培養致富能手,強化困難群眾生産意願的引導和助農政策、機制,落實好脫貧攻堅的各項政策,通過搭建平臺為困難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助推脫貧攻堅。同時,我們還要重視社會穩定、環境治理,不斷優化基層生産生活環境,讓老百姓發現美、弘揚美、傳承美。

  民進甘肅省委主委、甘肅農業大學教授尚勳武委員:精準施策,對口幫扶貧困村 

  民進甘肅省委負責甘肅省甘南州臨潭縣羊永鄉拉布村的對口幫扶任務,兩會結束後,我們將精準施策,從三個方面細化對這個村的幫扶措施:一是完善規劃,啟動村道建設和提升飲水品質項目,幫助改觀村容村貌等;二是幫助組建合作社,把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合作社,選擇適宜當地特色的中藥材産業,為他們提供種苗、肥料和技術指導,聯繫藥材購銷途徑,在種植的同時建立暢通的銷售渠道,通過産業扶貧,讓貧困戶有持久穩定的收入;三是進行智力扶貧,培育貧困戶的自我發展意識,動員一些有學習意願的“兩後生”到職業學校參加培訓,提高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

    關鍵詞 幹部作風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以推進幹部作風轉變為抓手,全面推進幹部隊伍建設。一個地方要實現政通人和、安定有序,必須有良好政治生態。政治生態污濁,就會滋生權欲熏心、陽奉陰違、結黨營私、團團夥夥、拉幫結派等一系列問題,侵蝕黨的思想道德基礎。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深入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把忠誠黨和人民事業、做人堂堂正正、幹事乾乾淨淨的幹部選拔出來,形成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河南省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代表:推動黨員幹部轉變作風乾事創業 

  河南商丘創新實行了“三五”基層黨建工作日制度,將每月5日、15日、25日分別定為市縣鄉三級的基層黨建工作日,搭建廣大群眾在固定時間表達合理訴求、各級黨員幹部在專門時間幫助群眾排憂解難的雙向平臺,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化。兩會結束後,我們將以實行“三五”基層黨建工作日為載體,持續加強作風建設,著力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隊伍;持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堅持抓常、抓細、抓長,堅決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結合市縣鄉三級人大、政府、政協換屆,選準幹部、配強班子,真正把想幹事、能幹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幹部,選拔出來、放到合適的崗位上;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容錯糾錯機制,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擔當,為敢於負責的幹部負責,充分調動廣大黨員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峰委員:好幹部就要忠誠乾淨擔當 

  幹部作風轉變刻不容緩,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回去就幹,馬上就辦,要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從自己的本職工作做起。作為國家行政學院的教員,我要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産黨員,是一名專門從事幹部教育事業的黨務工作者。要在教學、科研、諮詢各項本職工作中自覺宣講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下周就有我的課,備課過程中,就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貫穿到講課內容中去,給學員講清楚好幹部就要忠誠乾淨擔當,就要強化“四種意識”,就要有執行力和領導力。執行力離不開轉變幹部作風,領導力也離不開轉變幹部作風。

    關鍵詞 民族團結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新疆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引導各族群眾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婦科研究所所長、教授瑪依努爾尼亞孜代表:讓各族群眾共用發展成果 

  回去之後,我們要像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的那樣,持續開展好“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把民族團結落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我是一名醫生,也是一位老師。我的同事和學生有新疆本地的,也有來自山東、遼寧等地的;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也有漢族,我們相處融洽,共同承擔救死扶傷的責任。對每一位患者,無論貧富、不管什麼民族,我們都一視同仁。醫院是傳遞愛心、最能讓人感受到溫暖的地方,我們將繼續發揚好的做法,加強對基層地區醫護人員的培訓,讓各族群眾共用經濟發展和醫療技術進步的成果,讓大家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內蒙古自治區文史研究館館長烏恩委員:以新理念帶動興邊富民 

  少數民族地區貧困成因複雜、扶貧難度較大。為了實現脫貧成效的精準性和穩定性,我們要認真領會兩會精神,除政策、資金支援之外,還要培養少數民族地區群眾主動融入市場的意識,增強他們自身的“造血”能力。特別是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發力,引導少數民族地區群眾發展適宜當地條件、産業融合度高、市場需求強的特色産業。同時,少數民族地區大多是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的地區,又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應依託少數民族地區優良的自然資源和差異化的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畜牧業、旅遊業等生態産業,既保護了生態、又發展了經濟,最終實現興邊富民、安定團結的目標。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詹媛、李慧、劉坤、王昊魁、齊芳、方曲韻採訪整理)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