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藥價背後“虛火”旺 代表委員把脈問診“看病貴”

2017年03月16日 15:24: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 趙曄嬌)近幾年,醫改逐漸進入“深水區”,藥價多次調整,醫保標準不斷提高,惠民力度不斷加大,但不少人仍有看病貴的“痛感”。

  在2017全國兩會期間,“看病貴”依舊成為“熱詞”。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建議,要以“公開藥品出廠價”、“適度放開醫療服務價格”、“發揮商業保險優勢”等多味藥材入藥,解決“看病貴”痼疾。

  中新社發 陳超 攝

  藥價何以虛高?一個重要原因,是藥品流通鏈條長、秩序混亂,而且層層加價。這其中,有合理的參與者,也有大量挂靠經營、過票洗錢的食利者。“現在的藥價在流通領域仍能擠出水分來。”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瞿佳説。

  “看病貴”該怎麼治?多位代表、委員紛紛“把脈開方”。

  “要讓藥品價格透明起來。”瞿佳建議,要打組合拳,公開藥品的出廠價格,並建立藥品出廠、流通、銷售全程流的可追溯機制,做到價格的真正透明。

  浙江康恩貝集團是一家藥企,全國人大代表、董事長胡季強認為,醫生依賴開藥、檢查單、耗材等獲得額外收入的頑疾,導致了藥價、耗材價格“虛高”。要破除“以醫養藥”,必須適度放開醫療服務價格,讓醫生通過技術和服務來體現勞動價值,增加合法收入。

  此外,商業保險也是治療“看病貴”的一劑“安心藥”。全國政協委員、寧波市副市長張明華認為,要在已建立的統一大病保險機制的基礎上,適度提高年度內住院大病政策範圍內醫療費個人負擔部分,由大病保險資金補助的比例,適當增加特殊藥品納入大病保險支付品種,最大程度發揮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大病保險的專業優勢。(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