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京城“部長林”已達15處 一名部長平均一次種3棵樹

2017年03月14日 08:26:1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門頭溝區部長紀念林及周邊林地將打造成永定河紅色文化公園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從3月12日植樹節到4月初的北京義務植樹日期間,共和國部級領導都會參加一次集體植樹活動。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自2002年開始,目前全市已有15處部長紀念林,每年約有150至200名部級領導參與。部長紀念林分佈在豐臺、門頭溝、朝陽、房山、通州等區,部分林地的選址地點與城市發展的熱點緊密相關。

  北青報記者從園林部門了解到,部分部長紀念林及周邊林地將打造成永定河紅色文化公園,今年將加快前期手續辦理。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門頭溝區永定鎮,道路兩側是大面積樹林,沿途的桃樹已經綻放出粉色、白色的花朵,在其他光禿禿的枝幹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可以看出,部分樹苗是栽植不久的,細細的樹榦上涂著半截白。在一處當地人稱為“馮村溝”的地方,順著一條不起眼的林間土路往裏走,穿過幾排桃樹,眼前閃現出一塊高大的石碑,上寫“共和國部長紀念林”八個大字,落款是“二〇〇七年三月”。

  “當年,150多名部級領導來到這裡,組織了一場集體植樹活動,這片樹林就被稱為共和國部長紀念林,並立下了石碑。”門頭溝區園林綠化部門的一位負責人員透露,部長紀念林的面積達到50畝左右,平均一位部長種下3棵樹,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員,植樹總量達到1140株。

  “全部是鄉土樹種,包括碧桃、紫葉李、華山松、白皮松等。門頭溝很少見到喬松,當時也特意栽植了一些。”該負責人表示,栽種時特意安排不同樹種間隔種植,防止病蟲害傳染擴散。

  門頭溝區永定鎮的部長紀念林迄今已經栽植了10年時間,長勢非常好。該負責人員指著眼前的一顆桃樹説,剛栽種時也就一米多高的樹苗,現在已經長到了七八米,胸徑也從4釐米長到12釐米左右。

  像門頭溝區永定鎮這樣的部長紀念林,北京還有很多處。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自2002年開始,每年植樹節前後,都會組織部級領導的集體植樹活動,目前已有15處部長紀念林,分佈在豐臺、門頭溝、朝陽、房山、通州等區,每年都有150至200名部級領導參與。柏樹、松樹、白蠟等耐乾旱、觀賞性強的鄉土樹種頗受青睞。

  北青報記者發現,部長紀念林均是開放式的,與周邊樹林完全融合。如果不仔細觀察,甚至意識不到眼前的林子就是部長林。在位於門頭溝區永定鎮的部長林裏,每年夏天都會有附近居民到林陰下避暑休憩,林地周邊沒有設置任何圍欄。

  目前,門頭溝區正在推進5個公園項目的建設。其中,部長紀念林及周邊林地將打造成永定河紅色文化公園,今年將加快前期手續辦理。此外還包括綠海奧運公園、永定湖公園、石龍科技園和永定河科普公園等建設項目。

  調查

  關於選址

  從南水北調、風沙源到副中心 部長林選址緊靠城市發展熱點

  北青報記者梳理髮現,一些部長紀念林的栽植地點與北京的城市發展熱點緊密相關。

  例如,2007年和2008年,連續兩年組織部級領導到門頭溝區永定鎮臥龍崗村義務植樹。據門頭溝區園林綠化部門負責人透露,過去由於幾十年採挖沙石,這裡形成了一個最深達42米的大沙坑,沙坑裏還堆積著大量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每到冬春季節,大風颳起沙塵漫天,廢棄塑膠袋飛得到處都是,環境品質很差。2006年,門頭溝區開始對大沙坑試點治理,首先需要將沙坑填平。“當時,北京夏季奧運會的會期日益臨近,全市正在下大力氣治理風沙源。2007年初,把當年共和國部長義務植樹的地點選在了門頭溝區永定鎮,加快了大沙坑的治理進程,也起到了一定的示範作用。”

  而在此以前的2004年至2006年,部長義務植樹的地點連續三年選在豐台區老莊子鄉,這裡與門頭溝區永定鎮很近,同樣是北京城的風沙源頭。兩地通過五年的部長植樹活動,共新栽植樹木13000多株。

  此外,2010年的部長植樹活動選擇在房山區長陽鎮南水北調中線植樹基地。當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完工。據悉,部長們在調水區域內特意種植根系比較淺的紫丁香、榆葉梅等灌木,以防止破壞地下調水管線的安全,周邊則是種植銀杏、刺槐、欒樹等高大喬木。

  最近兩年,部長植樹活動則選擇在通州區開展。在此期間,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速度正逐步加快。

  關於養護

  “部長林”養護不搞特殊化 成本每畝2600元

  俗話説,“三分種、七分養”。據門頭溝區綠化部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自去年以來,該區的部長林已納入“北京市平原生態林”工程,林地養護標準為年均每畝地2600余元,與其他平原造林的養護標準一致,沒有特殊化。養護所需資金由北京市政府直接調撥,專款專用。

  據介紹,部長紀念林的養護嚴格按照《北京市平原生態林管護技術導則》實施,細化到每個月的具體養護措施。比如,一二月份是林木的休眠期,冬季養護重點在於防凍與除雪。目前,樹木已步入旺盛的生長期,施肥和塗白成為養護重點。北青報記者在現場看到,部長林裏整齊碼放著剛修剪下的枯枝,枝頭上可以看到齊整的修葺痕跡。

  “部長紀念林所在地的水源相對缺乏,為了保障適時澆灌,我們從附近的馮村溝引水,並由專門的養護人員負責澆水。”該負責人表示。林地養護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系統工程,為此,門頭溝區政府借助招投標的方式,聘用專業化養護公司和監理公司,從多角度保證了護林育林的專業性。

  本組文/本報記者 王斌 實習生 裴劍飛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