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立下愚公移山誌 咬定目標 苦幹實幹(兩會聲音2017)

2017年03月14日 10:40: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李錦斌代表

  陳敏爾代表

  陳全國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誌,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脫貧攻堅要敢於啃硬骨頭

  李錦斌代表(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頭等大事,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要求我們咬定青山不放鬆,苦幹實幹加巧幹,確保到2020年全面實現人脫貧、村出列、縣摘帽。我們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時期的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2016年,全省全面完成1057個貧困村出列、96萬貧困人口脫貧的年度減貧任務,實現首戰首勝。

  堅持把扶貧“方略”落地落實。認真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以“三嚴三實”的要求引導全省上下切實做到“六看六確保”:看扶貧對象準不準,確保目標數據要實;看項目安排準不準,確保“五個一批”幫扶要實;看資金使用準不準,確保政策落地要實等。

  堅持把脫貧“關口”扎密紮緊。圍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堅決杜絕“兩該兩不該”現象,即該進來的沒有進來、該出去的沒有出去,不該進來的進來了、不該出去的出去了,決不讓一個貧困群眾被遺漏、被脫貧。“進”和“出”一頭一尾,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嚴防假脫貧、數字脫貧。

  堅持把致貧“窮根”拔掉拔除。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指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時有發生,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切中安徽脫貧攻堅的關鍵和要害。我們注重從政策層面所有解決貧困人口看病就醫用藥問題,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健康脫貧工程的實施意見》,切斷貧困與疾病之間的惡性迴圈,減輕貧困人口看病就醫負擔,深受貧困群眾歡迎。

  堅持把扶貧紀律作為“軍法”“軍紀”。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保持貧困縣黨政正職穩定的重要指示,落實脫貧攻堅責任制,嚴格做到“不脫貧不調整、不摘帽不調離”,實施最嚴格的評估考核,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本報記者 朱思雄 韓俊傑整理

  用心用情用力推進脫貧攻堅

  陳敏爾代表(貴州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把精準二字落實到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貫穿到黨政部門、基層組織、社會力量各方面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的一條主線。總書記多次強調,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我們體會,精準是黨中央領導脫貧攻堅的大方略,是各級組織實施脫貧攻堅的方法論,是事關脫貧攻堅成敗的生命線。實踐證明,只要把精準二字落實到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全過程,貫穿到黨政部門、基層組織、社會力量各方面,就能科學、有效、如期地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貴州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全省上下以戰略部署“扣扣子”、責任履行“擔擔子”、任務落實“釘釘子”的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在“十二五”減貧656萬人基礎上,去年減貧120.8萬人,今年計劃減貧100萬人以上。

  工作中,我們注重在産業扶貧中把握精準的要求,精準確定産業扶貧目標、選擇産業扶貧項目、建立産業扶貧機制、提高産業扶貧組織化程度,確保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注重在易地扶貧搬遷中落實精準的要求,緊扣搬遷對象、安置地點、規劃設計、資金管理、項目建設5個關鍵環節,著力精準解決“怎麼搬”問題;著眼精準解決“搬出來以後怎麼辦”問題,總結推廣“五個三”改革配套經驗,主要做法是盤活搬出地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地”,統籌就業、就學和就醫“三就”,銜接低保、醫保和養老保險“三保”,建好搬入地集體經營場所、小型農耕場所、公共服務場所“三所”。注重在政策保障中遵循精準的要求,抓好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用好社會兜底政策、投融資扶貧政策,把政策含金量轉化為群眾獲得感。注重在組織領導中體現精準的要求,牢牢把握脫貧目標和進度,防止虛假扶貧、數字脫貧。

  本報記者 萬秀斌 汪志球整理

  立足精準 堅持真扶貧扶真貧

  陳全國代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

  一年接著一年幹,把勁用在真抓實幹上,堅決防止弄虛作假搞數字扶貧,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扶貧攻堅抓緊抓準抓到位……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總書記的特殊關懷令邊疆民族地區的各族群眾倍感溫暖、倍受鼓舞。新疆作為特殊的邊疆民族地區,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極其繁重。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扶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部署要求,“啃硬骨頭”“打攻堅戰”,確保如期完成脫貧目標,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立足精準,堅持真扶貧、扶真貧,進一步摸清底數,深入認真開展好建檔立卡“回頭看”,挨家調研、精準識別,一戶一戶搞清致貧原因,一家一家選準脫貧路子,幫助貧困群眾“挖窮根”“摘窮帽”。

  突出重點,把新疆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南疆地區,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堅持政策、資金、項目向南疆傾斜;對全區符合政策的貧困群眾,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就地就近原則,有序實施扶貧搬遷,對邊境地區的貧困人口加大穩邊富民政策力度,就地改善生産生活條件。

  合力攻堅,強化領導責任、強化資金投入、強化部門協同等,全力推進特色産業帶動、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生態補償脫貧、教育扶貧、社會保障兜底、民生改善、突破瓶頸制約、邊境扶貧、基層基礎建設等十大專項行動,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確保實效,“實”字當頭,牢牢盯住到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不放鬆,一年接著一年幹,把勁用在真抓實幹上,堅決防止弄虛作假搞數字扶貧,對假扶貧、扶假貧的嚴懲不貸,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以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脫貧實績,讓新疆各族群眾感受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懷與溫暖。

  本報記者 楊明方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08日 13 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