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肖捷答中國網記者提問:營改增試點促進産業升級和結構優化

2017年03月08日 14:38:24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記者向財政部部長肖捷提問。中國網 高聰攝影

  中國網3月7日北京訊 (記者高聰)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於3月7日(星期二)9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財政部部長肖捷、部長助理戴柏華就“財政工作和財稅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中國網記者:

  我們在政府報告裏看到,去年營改增給企業減稅近6000億元,同時也實現了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的目標。請您給大家介紹一下,除了給企業減負降稅以外,營改增還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謝謝。

  肖捷: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是一項非常正確的抉擇。全面試點屈指算來已經有10個月的時間。從試點的實施情況看,已經做到了所有行業的稅負只減不增。去年全年由於實行全面營改增試點,減輕企業負擔5700多億元,超出了在設計試點方案時的減負預期。無論是新增試點的行業,還是前期已經開展試點的行業,甚至是原來已經實行增值稅的加工製造業等行業,都全面實現了減稅。

  正像你剛才提到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除了減輕企業稅收負擔外,在優化稅制、促進産業升級和結構優化等方面也取得了積極成效。

  作為稅制本身,由於營改增的實施,增值稅全面替代了營業稅,稅制得到了簡化,解決了過去多年來存在的貨物和服務稅制不統一的問題,消除了增值稅和營業稅並行所造成的重復徵稅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我認為有利於促進服務業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細化。關於這一點,營改增試點以來,從我國經濟發展出現的一些新變化也可以得到印證。

  在促進産業升級方面,營改增的實施可以激勵企業內部研發、設計、行銷等環節從原有的企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這樣就可以使專業化分工更加凸顯,使各類市場主體都有希望成為效率更高、專業性更強的創新主體,由此也可以促進專業化分工的協作發展。由於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之後,增值稅的抵扣鏈條拉長,相應地也就拉長了産業鏈,這樣可以進一步催生新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出現。

  在促進産業結構優化方面,營改增消除了過去存在的增值稅和營業稅並行對企業經營行為帶來的扭曲問題,製造業企業對外購買服務支付的增值稅可以抵扣了,從而可以激發製造業外購服務的積極性,促進製造業和服務業協同發展。另外,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實行營改增之後,在開放發展方面,將服務納入出口退稅的範圍,可以增加出口服務的國際競爭力,這也有利於優化我們國家的貿易結構,促進外貿轉型升級。我相信,隨著營改增的深入推進,其積極效應還會進一步顯現。謝謝。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