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完成 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7年03月03日 13:16:09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陳雨)2017年中國“兩會”時間即將開啟。中國國務院1日公佈了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量化指標任務的落實情況,三十多項硬指標有的達標完成,有的超額完成。業內人士認為,上述指標反映了去年中國經濟整體運作平穩,同時,也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三十多項量化指標任務,涉及國內生産總值、居民消費價格、城鎮新增就業、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鐵路投資、公路投資、中央財政扶貧資金等等。

  記者梳理上述指標發現,報告提出一系列主要預期目標,完成情況良好,有的是超額完成。比如: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預期增長6.5%-7%,去年國內生産總值實際增長6.7%;居民消費價格預期漲幅3%左右,實際漲幅為2.0%;城鎮新增就業預計1000萬人以上,實際新增就業1314萬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31.4%;城鎮登記失業率4.5%以內,去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2%;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實際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下降5%。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王軍看來,上述指標的如期完成,反映了去年中國經濟整體運作平穩:“它這個有些是控制目標,有些是保底目標,包括(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沒有超過3%的要求,算是超額,比較理想的狀態。反映了2016年整體經濟運作是比較平穩的。而且現在看是整體超過預期的,這些指標表現的都比較好。”

  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去年,中國深挖國內需求潛力。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報告明確,鐵路投資8000億元以上、公路投資1.65萬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000億元,上述指標均達標或超額完成。

  王軍指出,從完成的情況看,投資對於穩增長作用明顯。從前年年底,中央確定了2016年的任務,第一個就是穩增長,所以政府主導的基建投資都是為了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採取必要的調控措施,所以體現了政府在宏觀調控的作用,是這樣一個含義。政府為了實現目標,在基建端發力,一方面經濟能夠穩住,另一方面減少産能過剩的加劇,因為沒有在製造業投資。

  2016年,中國著力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措施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加快財稅體制改革,以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比如:報告明確,2016年擬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實際安排財政赤字2.18萬億元;廣義貨幣(M2)預期增長13%左右,實際同比增長11.3%,體現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同時,切實保障改善民生,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速、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中央財政安排城鄉醫療救助補助資金以及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均達到預期目標。

  去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的第一年。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徐洪才認為,預期目標實現,也表明“十三五”實現良好開局。總體看‘十三五’第一年開局良好,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態勢。經濟運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各項指標都完成了。經濟增長原來擔心壓力大,後來前三季度增速6.7%、6.7%、6.7%,到四季度達到6.8%,有所反彈。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