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迎來全國兩會時間,新期待充滿了網上網下

2017年03月14日 10:32:44  來源:中國網
字號:    

  ——中國網觀點中國2017全國兩會系列評論之五

  薛寶生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據中國新聞網2月28日報道,即將拉開帷幕的今年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明確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量化目標和宏觀調控的具體方法。這標誌著在中國已初步確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經濟政策框架後,宏觀調控也將會相應出現新變化和新特徵。這是媒體前瞻全國人大、政協“兩會”的大看點、大亮點,令人增信心,受鼓舞。

  全國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即:人們熟稱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將分別於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開幕。“兩會”開幕前,也就是2月27日,設在北京西長安街北側梅地亞中心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新聞中心正式啟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新聞中心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已有3000多名中外記者報名採訪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在已經報名的記者中,境內記者和港澳臺記者人數與往年基本持平,外國記者人數卻繼續增加。可見,屆末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格外引起海內外媒體的重視。

  2017年是中國進一步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小康,打響打贏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戰,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擼起袖子加油幹,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的關鍵而特殊年份。中國宏觀經濟走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業創新上崗就業、振興老工業基地、民生改善、房地産業發展、人民幣匯率、股市樓市動態,等等,都是中外媒體關注的熱點。

  當然,這些熱點問題同樣是億萬中國民眾關心的大事,更是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認真討論和破解的要事。中國迎來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時間,全國各族人民群眾的新期待,世界各國朋友的新期待,在網上網下引起了廣泛熱議,高潮疊起。由此可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成為全球看中國變化、聽中國故事、學中國經驗、享中國成果的重要窗口和巨大舞臺,這是中國人的自豪和驕傲。目前,在世界各地還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備受關切和厚望。

  這些來自國內外人們的新期待,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聆聽一個用實事、用數據,用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新理念,用決勝全面小康行動,用“四個全面”新戰略佈局,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大外交戰略,介紹不平凡的2016年中國攻堅克難、穩中求進,提升13.7億中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榮光感,展示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

  第二,充分發揮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民主協商、建言獻策、監督決策的職責作用,實事求是地總結工作、提出意見,客觀務實地反映情況、分析困難,全面科學地討論問題、決定對策,將處於屆末的全國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成一個明確中國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科學走向,明確2017年各行各業發展重點,明確大力決勝全面小康,加快振興崛起進程的團結奮進大會,實幹興邦大會,鼓勁加油大會。

  第三,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大,創新驅動亟待強化,世界形勢複雜多變,全球治理艱難邁步的新挑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的中國仍然不改初衷,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敢於負責,勇於擔當,2017年中國外交工作更加深入、紮實,更加有效、求質,更加利人、益己,中國政府和人民永遠是世界各國依靠的重要力量,即將召開的全國人大、政協“兩會”註定會再一次發出好聲音,亮出好行動。

  從這些新期待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的即將召開,不僅是中國人民的政治大事,也是世界人民的政治大事,中國與世界在一起,構成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扛起了帶頭銳意改革、創新實幹、福祉人類的大旗。網上網下興起關注中國迎來人大、政協“兩會”時間熱潮,形成的無疑就是中國前行、全球受益的正能量。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