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市級部門公開今年預算 總額達2300億元左右

2017年02月28日 09:11:4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昨天,196個市級部門“曬”出預算,不僅實現了“應公開盡公開”,而且在重點項目支出的細化以及機關運作經費、行政經費方面均有進一步“突破”。

  本報訊(記者 董鑫)昨天,196個市級部門在首都之窗預算公開專欄“曬”出今年預算,創下了歷年公開數目之最,實現了除涉密資訊外,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預算公開的“全覆蓋”。市財政局表示,在公開內容上,今年首次公開5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部門機關運作經費預算,以及部分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事項。

  196個部門預算總額比去年增加110億元

  北京青年報記者統計,今年納入首都之窗“預算公開專欄”的市級部門共有196個,相比2016年的141個部門又增加了55個。196個部門的預算總額2300億元左右,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10多億元。

  繼2010年75個市級部門首次集中公開預算以來,此次是北京市級部門連續第八年公佈預算報告,而隨著北京預決算公開的推進,“曬賬本”的部門數量逐年增加。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本市進一步加強了預算公開,在公開部門的範圍上,又新增了因司法體制改革、由各區上劃市級管理的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實現了除涉密資訊外,所有使用財政資金的市級部門預算公開的“全覆蓋”。

  在55個新增部門中,主要的新增預算部門都來自於市檢察院系統和市法院系統,共新增43家預算單位,包括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等。

  重點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首次公開

  在公開內容上,今年各部門曬出的預算比去年更為完整、規範,主要有“收支預算總表”、“財政撥款支出預算表”、“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預算表”、“項目支出預算表”、“‘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情況”和“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表”6個表格,以及部門的預算説明。同時,今年各部門在已主動公開了各部門項目支出預算、政府購買服務資訊、政府採購預算等內容的基礎上,還公開了部分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行政事業性收費事項等,北京市國資委等單位還首次公開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全市各部門的支出績效目標表在2015年就開始公開,但不少部門的支出績效目標表項目單一、解讀簡單。今年,各部門第一次公開了5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年度資金總額、年度目標、完成時間等都一一寫明。例如,北京市衛計委的“績效目標申報表”中,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即“114”運作補助經費,年度資金總額為2100萬元,目標是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累計掛號700萬個。

  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績效目標的公開,可以使公眾更直接地看到財政資金使用到哪、預期效果如何,了解到項目“完成數量”、“完成品質”、“進度如何”、“成本是否合理”、“效果如何”等項目實施目標。

  138個部門機關運作費用總額34.7億

  在196個部門中,有138個部門都公開了機關運作費用,這也是今年首次公開,總額在34.7億元左右。據介紹,機關運作經費是指為保障行政單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運作,用於購買貨物和服務的各項資金,具體包括辦公及印刷費、郵電費、差旅費、會議費、福利費、日常維修費、專用材料及一般設備購置費、辦公用房水電費、辦公用房取暖費、辦公用房物業管理費、公務用車運作維護費以及其他費用。

  例如,2017年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機關運作經費包括北京市醫院管理局本級行政一家行政單位,機關運作經費財政撥款預算共計155.4萬元;2017年北京市發改委機關行政、北京市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成本調查隊、北京市節能監察大隊等4家行政單位以及北京市價格認證中心、北京市價格監測中心等兩家參公管理事業單位,機關運作經費財政撥款預算共計1881.2萬元。

  公務員養老“並軌”大幅拉升預算總額

  養老及職業年金繳費預算首次亮相 佔預算增長總額四成

  本報訊(記者 解麗)今年196個部門預算總額較去年增加了110億元,在這增長的110億元中,有關養老繳費的佔到四成,達到44.5億元。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髮現,財政撥款支出項目中首次出現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以及職業年金繳費這兩項。這兩項成為預算普漲的主因。

  北青報記者發現,196個部門中,除特殊情況外,大部分部門在其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經濟分類預算表公佈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以及職業年金繳費兩項,而這兩項是首次出現在部門預算中。正因為這兩項,部門的基本支出比去年增多,如市人力社保局基本支出預算為60697.12萬元,比2016年50828.33萬元增加9868.79萬元,增長19.42%。在解釋基本支出預算增長的原因時,多部門均稱“落實國家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準和增加離休費以及社會保險等有關政策”。

  從公佈的數據看,市教委需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及職業年金繳費總額最高,達到10.5億元,以下依次為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衛計委、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等。

  據了解,一直以來,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在養老待遇方面的“雙軌制”備受爭議,前者無須繳納保費,卻能享受較高退休金;後者須按月繳費,退休金相比較低。2015年1月,國務院發佈《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徹底終結了“雙軌制”,完成兩者的並軌,要求4000余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從2014年10月起就須按月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後,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同時,為確保改革後待遇不降低,建立職業年金制度。這意味著除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之外,機關事業單位也須承擔一定比例的保費,而這部分費用將由財政負擔。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平臺的確立,今年的預算首次出現了這兩項支出。

  據北青報記者統計,此次公佈的預算支出中,32.2億元用於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12.3億元用於職業年金繳費,佔到預算總額的1.9%,佔增長總額的40.5%。

  按照《北京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單位繳費比例為本單位所有參加養老保險工作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20%;同時,機關事業單位應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繳納職業年金費用的比例為本單位參保人員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的8%。而公務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規範後的津貼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績效工資。其繳費工資基數的計算包括全部收入,與在職職工的計算方式等同。這樣反推下來,本市機關事業單位繳納養老保險的工資基數之和約為161億元。

  圖示製作/沙楠

  發現

  市政府辦公廳:120萬元用於重點工作察訪核驗

  市政府辦公廳2017年專項重點工作察訪核驗工作經費預算120萬元,北京市市級行政機關公眾滿意度調查工作經費80萬元,北京市區政府公眾滿意度調查工作經費98萬元。這些都是政府績效考核的一部分,針對本市的重點工作,市政府辦公廳組織市發改委等21個有考核職能的部門進行重點工作察訪核驗,2016年共去了1500個點位,查了近1萬份資料。市政府辦公廳的項目支出還包括:特約監督員工作經費37.2萬元,外省市來京挂職幹部服務保障經費266.53萬元。

  文/本報記者 李澤偉

  市發改委:125萬元用於戶籍制度研究

  今年的預算,多部門涉及人口調控。市統計局在今年的預算中提到,人口動態監測數據服務費480萬元。市發改委項目支出預算中,安排176萬用於人口綜合調控政策研究,165萬用於人口體系研究,125萬用於戶籍制度的研究。市人力社保局有317萬元用於引進人才綜合評價系統升級改造暨積分落戶管理資訊系統建設。

  文/本報記者 解麗 林艷

  市環保局:今年13億元治理大氣污染

  今年是清潔空氣行動計劃收官之年,市環保局將投入近13億元用於大氣污染防治,其中5億元用於高排放污染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經濟補助。

  文/本報記者 王斌

  市衛計委:2100萬元實現累計掛號700萬個

  今年市衛計委計劃投入2100萬元用於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運作(即114平臺),實現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累計掛號700萬個,並在未來三年累計投入6300萬元,完成掛號2100萬個。

  文/本報記者 張小妹

  市民政局:預計制發養老助殘卡超100萬張

  市民政局公佈的77個績效項目申報表中,有15個項目與養老相關,其中,居家養老項目有11個。例如,本市將在今年啟動60-64周歲老年人的養老助殘卡發放工作,預計制發卡100萬張以上;此外,全市有232家養老服務機構將安裝統一標識。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市民政局:海葬自然葬等將實現免費

  殯葬領域,市民政局擬在全市12個殯儀館試點開展遺體接運(普通殯儀車)項目。遺體接運(普通殯儀車)費用將減免580元/具。該項目預計為本市戶籍人口實施遺體接運6萬具。市民政局還將採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對選擇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居民實施7項基本殯葬服務(包括遺體火化、遺體消毒等)全免費。

  文/本報記者 蔣若靜

  追問

  為什麼很多部門上年結轉資金沒有收回又充入今年預算?

  在很多部門2017年的預算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例如,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籌備辦公室2017年預算收入總計2021.48萬元,其中繼續使用的財政性結轉資金為1838.17萬元。什麼是財政性結轉資金?上一年的結轉在今年需要專款專用嗎?

  通俗來講,結轉資金就是指上一年度沒用完的錢今年接著用,通常情況是上年度末收回,下一年度再劃撥,所以算作收入。結轉資金兩年用不完,一般就自動變成結余資金,由財政部或市級財政部門收回。結轉資金也分為行政運作經費、事業運作經費和項目經費,其中項目經費屬於專款專用,其他並不做細算要求,而如果項目經費剩餘的錢過多,財政部門就會考慮一定程度上削減經費。

  文/本報記者 董鑫

  按人大法規 遺體捐獻已不是紅會主責 為什麼市紅會還安排了30萬元專項預算?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三審紅十字會法修訂草案,紅會的遺體器官捐獻職責再度修改,由二審稿的“開展捐獻”修改為“參與、推動捐獻”。這明確了紅會在遺體捐獻工作裏具有輔助功能。

  北青報記者發現,在北京市紅十字會公佈的2017年項目支出預算裏,依然列有“遺體捐獻工作”項目,預計投入30萬元。市紅十字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紅會去年對刻有遺體捐獻者名字的“長青園”公墓“生命”紀念碑進行改造,今年會加強維護,增加電子屏設備。此外,還有很多內部詳細規劃。

  目前,市紅會還未接到工作職能調整的正式通知。就紅會現今在遺體捐獻工作裏的具體職能,該工作人員介紹,從最初報名到最終完成遺體捐獻,遺體捐獻工作中有很多流程,紅會只是參與其中的部分環節。

  這位工作人員還透露:“中國紅十字會正在制定與遺體(器官)捐獻有關的條例,我們會結合條例調整工作職能,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探索。”

  文/本報記者 李夢婷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已完工 為什麼還安排調水經費26億元?

  在市水務局的預算中,南水北調調水經費被控制在26億元。市水務局回應稱,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全線通水兩年多來,本市累計收水超過20億立方米,在緩解首都水資源緊缺形勢、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調南水的量為11.5億立方米。“調南水,自然要給付調水地水費,此次預算中26億元,就用於支付水費。所以我們一直在調水的同時倡導節約用水。”相關負責人解釋道。這意味著,平均每立方米南水水費為2.26元。

  實際上,本市為增加官廳等水庫蓄水量,也會從山西、河北等地調集外地水。另一項市水務局的1000萬元預算就用於從上游調水3000萬立方米左右。

  文/本報記者 解麗

  A4-A6版數據統計/本報記者 董鑫 王斌 林艷 鄭穎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