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緩中趨穩穩中提質穩中向好

2017年02月18日 10:49:55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緩中趨穩 穩中提質 穩中向好

  ——2016年我國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

  2月17日,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透露,2016年我國工業增速企穩態勢有所增強,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新舊動能加快接續轉換,去産能、補短板、降成本取得積極進展,企業效益持續改善,工業經濟總體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運作態勢。

  效益改善:規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8.5%

  我國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網路大國地位,500余種主要工業産品中有220多種産量位居世界第一,56家製造企業進入2015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

  這組亮麗數據的背後,是工信部推進實施“中國製造2025”和“網際網路+”,促進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扶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多項舉措。“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實和效果顯現,工業企穩基礎不斷鞏固,工業經濟趨穩向好,企業效益狀況和市場信心持續改善。”苗圩説。

  數據顯示,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月份以來各月增速均穩定在6%以上,工業增長趨穩態勢明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8.5%,改變了上年持續負增長局面;醫藥、電子、化工等行業利潤增幅分別達到15.5%、12.9%和11.5%;冶金、煤炭等行業利潤增幅分別達到2.02倍和2.23倍,呈現恢復性快速增長。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和市場信心仍十分脆弱,國內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還不夠強大,工業轉型升級依然有不少障礙,但在苗圩看來,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網際網路+”將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結構優化:退出鋼鐵産能超過6500萬噸

  據統計,去年我國退出鋼鐵産能超過6500萬噸,超額完成年度4500萬噸的目標任務。全年鋼鐵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02倍,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下降51%,全行業運作狀況大為好轉。

  “去産能是一項長期工作,今年去産能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不會減弱。”工信部副部長徐樂江表示,工信部將堅決取締“地條鋼”,為鋼鐵市場的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環境,堅決把不符合環保、安全、能耗等標準和政策的産能依法依規退出,把處置“僵屍企業”作為化解過剩産能的“牛鼻子”。

  去庫存方面,去年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成品庫存同比增長3.2%,增速低於同期主營業務收入1.7個百分點;去杠桿方面,去年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負債率為55.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降成本方面,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52元,同比下降0.16元;補短板方面,去年工業完成技術改造投資92567億元,同比增長11.4%,增速高於工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速7.8個百分點,佔工業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40.6%。

  苗圩表示,工業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紮實推進,使得我國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傳統産業改造提升加快。同時,戰略性新興産業、先進製造業也在快速增長,新業態新模式正不斷涌現。

  動能轉換: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

  “神舟”系列航太飛船成功發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研製成功,長江三峽升船機刷新世界紀錄,多軸精密重型機床等産品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高鐵、核電、通信設備等具備全球競爭力……在創新引領下,一大批高端裝備取得突破性進展。

  “目前,我國新舊動能轉換正在加快推進,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態勢。”苗圩説,去年我國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8%,增速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4.8%,同比加快5.9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整合電路和太陽能電池産量比上年分別增長58.5%、34.3%、21%和17.8%。

  在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方面,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據統計,去年我國製造業數字化研發工具普及率達到61.8%;企業雲服務使用佔比達33.5%,47%的大企業搭建並運營協同創新平臺,重點骨幹企業電子商務普及率達到54%;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完成軟體業務收入4.9萬億元,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021億元,同比均增長14.9%。

  對於培育工業發展的新增長點,苗圩表示,要加快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充分發揮高技術製造業對工業增長的拉動作用,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和高端裝備長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完善産業技術基礎體系;推進製造業品質品牌建設,深化製造業和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等。

   (本報記者 劉坤)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