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理上網來熱點解析】從2016年工業運作看經濟增長新動能

2017年02月17日 09:39:07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字號:    

  2016年,在全球經濟政治形勢風雲變幻,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各項改革背景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增速品質齊升,在平穩的主基調下孕育更大潛能。

  ■王鵬 秦海林

  2016年,在穩增長、調結構總要求下,實體經濟發展向好態勢明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培育實體經濟增長新動能工作順利進行。2017年,我國實體經濟將圍繞“動能轉換,穩中求進”總基調,加大各項體制機制改革力度,釋放“改革紅利”,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向新高潮。

  資料圖片

  生産需求雙回升

  2016全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等政策作用下,工業生産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工業品價格降幅明顯收窄。

  從國家統計局口徑來看,2016全年國內生産總值74412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分産業看,2016年第一産業增加值63671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産業增加值296236億元,增長6.1%;第三産業增加值384221億元,增長7.8%。一、二、三産業的産值增速均比2015年有所下降,但總量增量優於2015年同期水準,同時産業結構更加完善,服務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産業,在三次産業中繼續領跑,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主動力作用更加顯現。

  2016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0%,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銷率達到97.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19191億元,比上年增長0.4%,在我國出口總量下降的總體趨勢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能力仍頂住壓力實現小幅增長。從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0%,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5%,國有企業改革成效明顯,股份制企業發展能力增強。從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1.0%,製造業增長6.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5.5%,其中採礦業增加值下降主要受我國“三去一降一補”工作推進影響。在“中國製造2025”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推動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8%,成為全年工業增長亮點,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8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2.4%,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2016全年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等政策作用下,工業生産和市場需求穩定增長,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工業品價格降幅明顯收窄。2016年PPI下降1.4%,比上年收窄3.8個百分點,是2012年以來降幅最小的一年。PPI月度環比、同比結束歷史最長時間下降後,相繼轉正。PPI環比連續26個月下降,于2016年3月份由負轉正;PPI同比連續54個月下降,于2016年9月份由負轉正,而後漲幅逐月擴大,12月份上漲5.5%,創2011年11月份以來月度同比漲幅新高。目前,工業品價格總體上已回升至2015年1月份的水準上。

  效益預期雙改善

  企業效益改善主要得益於工業生産和銷售增長加快以及工業生産者價格上漲。

  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803.2億元,同比增長8.5%,創三年以來最高增速。其中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0334.1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1—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而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3%,企業效益較2015年明顯改善。其中,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4.5%,增速為2014年7月份以來第二高點。總體來看,企業效益改善主要得益於工業生産和銷售增長加快以及工業生産者價格上漲。原煤、鋼材、成品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拉動了煤炭、鋼鐵和石油加工等企業利潤快速增長,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提高産生明顯推動作用。成本降低也提升了企業盈利空間,2016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97%,比上年提高0.19個百分點。

  分行業來看,2016年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9個行業利潤總額比2015年增加,1個持平,11個減少。2016年我國水泥行業實現收入8764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利潤518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5%。2016年水泥行業效益經歷了前低後高的反轉,2016年年初行業延續了2015年的低迷,直至8月份行業利潤較2015年同期實現正增長。採礦業中2個細分行業比2015年有所增長,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利潤總額1090.9億元,同比增長223.6%,2015年同比下降65%;有色金屬礦採選業利潤總額483.3億元,同比增長9.7%,2015年同比下降19.3%,這主要得益於有色金屬價格普遍上漲,帶動礦山企業及加工企業盈利增加。黑色金屬礦採選業利潤總額403.7億元,同比下降13%,降幅比2015年收窄30.9個百分點。2016年,採礦業主營業務收入49646.7億元,同比下降4%,但降幅比2015年收窄12.3個百分點,表明採礦業整體趨勢向好。此外,建材、交通和施工房地産等行業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

  資料圖片

  結構動能雙轉換

  2016全年新動能形成加速,綠色生産引領工業領域新發展。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重點任務在工業領域取得階段性成果。鋼鐵、煤炭行業超額完成全年去産能任務,全年原煤産量同比下降9.4%。2016年9月底,鋼鐵、煤炭兩個行業退出産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部分地區和中央企業已經提前完成全年任務。2016全年鋼鐵、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庫存同比繼續下降,延續年初以來的去庫存態勢。2016年六大高耗能行業增速回落,增加值同比增長5.2%,增速回落1.1個百分點,顯示我國2016全年淘汰落後産能工作進展順利。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長6.3%、二季度增長6.1%、三季度增長5.1%、四季度增長3.6%,逐季回落態勢明顯。其中,鋼鐵行業增加值下降1.7%,而2015年為增長5.4%。

  2016全年新動能形成加速,綠色生産引領工業領域新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其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高4.5個百分點,創造工業領域的新增長點。此外,工業短板領域投資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帶動了一大批高技術、高附加值産業發展,航太空間站、飛船火箭、量子通信、高速計算、對天觀測、大飛機等領域科技成果不斷涌現。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紮實推進,全國新登記企業553萬戶,同比增長24.5%,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5萬戶。工業小微企業景氣回升,2016年的四個季度景氣指數分別為87.2、90.6、92.0、93.3。此外,2016年節能降耗成效突出,全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0%,水電、風電、核電、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比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

  2016年在全球經濟政治形勢風雲變幻,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各項改革背景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增速品質齊升,在平穩的主基調下孕育更大潛能。2017年實體經濟發展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提振需求與增強工業競爭力的大背景下,穩定人民幣匯率,積極運用財政政策,適度收緊貨幣政策,頂住出口壓力,保持整體經濟穩定性不變。宏觀上經濟增長速度仍維持在6.5%左右的合理區間浮動,更加重視GDP增速綠色健康發展,擠壓“脫實向虛”泡沫。通過穩定一産,提升二産附加值,壯大三産,合理調整經濟結構。製造業領域繼續推動製造強國戰略,通過優先發展高端裝備、智慧製造領域,整合完善産業鏈條,打造真正的“中國製造”産品,培育優質民族企業和品牌。通過“網際網路+”推動産業融合發展,增強製造業配套生産能力,由生産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加速轉型,為服務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繼續在去産能、降成本方向發力,防止“僵屍企業”死灰複燃,通過提升生産效率降低製造成本,增強工業企業盈利能力,提振社會資本投資意願,2017年我國實體經濟良性發展已具備較強的基礎。

  (王鵬,賽迪研究院副院長;秦海林,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