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臺灣各地“鬧元宵” 傳統佳節融新意

2017年02月12日 08:43:5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原標題:臺灣各地“鬧元宵” 傳統佳節融新意)

  新華社臺北2月11日電(記者劉歡 歐東衢胡龍江)繼首次移師西區舉辦,今年臺北燈節更有別以往,在11日元宵節當天特別規劃“西城嘉年華”大遊行。

  包括公雞、松鼠、水果和臺北北門等41組造型花車在內,遊行隊伍長達700米,參與人數超過1600人。上萬市民和遊客圍觀踩街隊伍,不少人邊看邊跳,直呼過癮。

  11日全臺灣從北到南有10余場大型活動慶祝元宵節。頗具新意的臺北燈節、溫暖動人的平溪天燈、2017台灣燈會主辦地雲林的主燈和新創燈區都甚是吸睛,吸引不少臺灣民眾不畏寒流前往看燈祈福。

  西區是臺北的老城區,很多民眾趁著燈節,重溫對西門町的回憶。帶著孩子來看嘉年華的臺北市民李先生説,一路從北門看花燈走到西門町,很多景象依舊,但也有很多改變。無論是時尚的主燈“小奇雞”,還是熱鬧的嘉年華,都在為傳統節日和老城區注入新元素,這種新舊融合的體驗非常奇特、也令人感動。

  嘉年華以“人、潮、雞、動”為主題,主打雞年和西門町元素。由年輕設計師與資深工匠聯手打造的“日珥雞”花車,高8.5米、長8米、寬3.5米,位於隊伍最前端,引領踩街隊伍前進。高8米、長10米、寬5米的“萌版林默娘”花車,搭配動漫團體的演出,成為西門町動漫風的最佳代言,也是最受年輕人歡迎的花車之一。

  元宵節這天,48歲的臺北人秦德禮並沒有去西門町,而是帶著全家十多口人第一次開車去新北市平溪看天燈。平溪天燈節于1999年首辦,如今已躋身臺灣地區最重要的元宵節慶活動之一。

  天燈也被稱為孔明燈,相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的發明,起初用來傳遞資訊,現在則被當成節日祈福許願的工具。秦德禮説,元宵節放天燈是表達美好的祝願和對新年的期許,自己在天燈上寫的新年願望是“全家幸福,身體健康”。

  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聲和陣陣的歡呼聲,新北市平溪區十分廣場,上千盞天燈次第升空,一片柔和的橘色將天空點亮。天燈越飛越高,逐漸變小,變成圓環、光點,點綴夜空……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臺灣民眾,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用不同語言在天燈上寫下心願,既有高大上的“世界和平”“天佑中華”,也有接地氣的“減肥成功”“賺大錢”“中頭獎”……

  來自巴西的羅伯特是第一次放天燈,他告訴記者,現場宛若星海,真是美極了。他在天燈上寫下“world peace”,祈願世界和平。

  2017台灣燈會11日晚在雲林正式點燈開幕。高達23米的燈會主燈“鳳凰來儀”呈現昂首飛揚、振翅翱翔之姿,在鐳射燈光的配合下驚艷點亮,360度緩慢旋轉並不斷變換色彩,璀璨異常。更讓人驚喜的是,主燈上空突然燃起煙火,劃破長空、五彩繽紛。在聲、光、影的環繞中,民眾仿佛置身美麗的虛幻世界。

  許多人不畏低溫,裹得嚴嚴實實專門來逛燈會。他們在各異的燈雕前擺出各種姿勢,拍照留念。帶著5歲兒子來燈會的嚴女士表示,元宵一定要來賞燈,祈求家人幸福平安。天冷一點沒關係,只有這個時候歡樂氣氛最濃。

  2017台灣燈會上的彩繪巨蛋花燈、50公頃的展場也是歷年臺灣燈會之最,呈現出“最有臺灣味、最具地方特色”燈會。

  元宵節當天,苗栗火旁龍、臺南鹽水蜂炮、臺東炸寒單等活動也在全臺各地紅紅火火上演。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