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甘肅部分明長城變羊圈 保護已獲文物局批復立項

2017年02月09日 10:47:00  來源:每日甘肅網
字號:    

  原標題:景泰6處明長城保護項目已獲國家文物局批復立項

  每日甘肅網2月9日訊據蘭州晚報報道(記者 王萬盈)2月7日,本報新春走基層記者就白銀市景泰縣城東約七八公里處的明長城現狀做了圖文報道後,引起了省上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8日下午,記者從白銀 市和景泰縣文物保護部門獲悉,該縣上報的6處長城保護項目已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立項,預算專項資金逾千萬元,並爭取年內開工實施。

  據介紹,該縣境內的明長城修建於明萬曆27年,此段長城東起景泰縣蘆陽鎮黃河索橋,縱貫景泰長達69公里,西入古浪縣境,長城墻體為黃土夯 築,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全面做好長城保護工作,景泰縣出臺了長城保護的相關政策,設立了對長城保護的地方性法規,積極謀劃 長城保護項目,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長城保護知曉率。2015年8月,該縣專門成立文物局,按照文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結合縣情實際,建立了縣、鄉、村三級 文物保護網路。全縣11個鄉鎮和涉及文物保護的121個村組均成立了文物保護領導小組,確定文物保護員154名,將48段長城、5個關堡及其他101個文 物保護點的巡查義務和保護責任落實到人。

  與此同時,該縣還積極開展長城安全巡查和檢查工作,爭取做到每季度對縣域內長城開展一次全面巡查,各鄉鎮及文物保護員對長城進行日常巡查,並做好巡查 記錄工作,確保縣域內長城安全。2015年11月底,完成了長城主體69.3公里及附屬烽火臺保護界碑、界樁的製作和樹立工作,共樹立長城保護界碑199 個、界樁1580個;編制完成了轄區內的長城資源檔案;2016年10月9日,省政府公佈了景泰縣長城保護範圍及建設控制地帶。

  此外,該縣還全力爭取和實施長城保護項目。目前,投資上千萬元的景泰縣草窩灘段長城、城北墩段長城、馬頭屲長城5段、石門埫烽火臺、水溝山1號烽火 臺、水溝山2號烽火臺等6處長城修繕工程已獲得國家文物局批復立項,正在編制項目方案過程中。等國家專項資金到位,爭取于年內開工,全力確保項目順利實 施。

  景泰縣有關部門也表示,長城保護工作十分緊迫,由於景泰境內長城分佈範圍廣,自然條件差,保護需要大量經費和人力,亟須申請國家項目資金進行搶救性加 固維修。目前,僅靠縣財政支援,長城保護經費相對有限,文保員長期義務參與巡護工作。長城保護還需要全民參與保護,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長城保護的行列中 來,關注長城,愛護長城。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