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什麼是習近平心中定國安邦的重中之重

2017年02月09日 10:23:30  來源:黨建網微平臺
字號: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鎖定“三農”工作,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就 “三農”問題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戰略性的重大問題。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農業基礎穩固,農村和諧穩定,農民安居樂業,整個大局就有保障,各項工作都會比較主動。

  ——習近平在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

  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必須始終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農村全面小康不鬆勁,在認識的高度、重視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勢頭。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在吉林調研時強調

  要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定不移深化農村改革,堅定不移加快農村發展,堅定不移維護農村和諧穩定。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強調

  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

  農業的出路在現代化

  沒有農業現代化,沒有農村繁榮富強,沒有農民安居樂業,國家現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指出

  中國現階段不是要不要農業的問題,而是在新形勢下怎樣迎難克艱、繼續抓好的問題。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中,農業現代化不能拖後腿。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戰略清醒。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推進農業現代化,要突出抓好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産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三個重點。

  ——2015年3月9日,習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吉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

  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習近平在2016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價格一頭連著老百姓,要做好農業的精準補貼工作,把去庫存、補短板有機結合起來。東北地區有條件發展規模化經營,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有助於農業現代化路子走得穩、步子邁得開。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保障糧食安全,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既要實現眼前的糧食産量穩定,又要形成新的競爭力,注重可持續性,增強政策精準性。

  ——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上指出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要創新糧食生産經營模式,優化生産技術措施,落實各項扶持政策,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著力提高糧食生産效益。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在黑龍江考察時指出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産增效並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産生態協調的原則,促進農業技術整合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産經營資訊化、安全環保法治化,加快構建適應高産、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時指出

  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須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要抓緊落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真正讓農民吃上“定心丸”。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強調

  推進新農村建設與新型城鎮化協調發展

  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是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要求,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把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作為一項長期堅持的方針,堅持和完善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加大對“三農”的支援力度,努力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

  ——2015年4月30日,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規劃先行,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補農村短板,揚農村長處,注意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留住田園鄉愁。要因地制宜搞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創造乾淨整潔的農村生活環境。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強調

  促進農民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新世紀以來,農民收入連續9年增長,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但全面建成小康仍極為艱巨。要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數掩蓋了大多數,要看大多數農民收入水準是否得到提高。

  ——2013年11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指出

  增加農民收入,要構建長效政策機制,通過發展農村經濟、組織農民外出務工經商、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等多種途徑,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讓廣大農民儘快富裕起來。在政策上,要考慮如何提高糧食生産效益、增加農民種糧收入,實現農民生産糧食和增加收入齊頭並進,不讓種糧農民在經濟上吃虧,不讓種糧大縣在財政上吃虧。

  ——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召開農村改革座談會強調

  (據“中國網——中國習觀”,整理者:盧倩儀)

  總監製/ 徐遙 責編/劉文韜 編輯/武淳 製作/馬俊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