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春走基層】吉林冰天雪地裏的暖心“小慢車”:便宜又實惠

2017年01月26日 18:37:5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這兩天,吉林蛟河市白石山鎮的潘大姐也忙著買年貨,不過潘大姐買趟年貨,選擇的交通工具與眾不同,一來一回她都是坐火車。而潘大姐坐的這趟火車也很特別,如今的火車都是越開越快,像北京到上海,1300多公里,只要五個小時,可潘大姐這趟車,400公里路,卻要停19個站,全程8個小時。不過潘大姐説了,上了這趟車,就跟到了家一樣。

  吉林省吉林市的日雜批發市場平常就很熱鬧,春節前就更是人多了,本市和附近縣裏的人們也都趕來此處購買年貨。

  記者在市場裏遇到的潘大姐,是專門從附近的白石山鎮來這裡購買年貨的,據她介紹,每年春節都會過來,已經有十多年了。而每次來這裡選擇的交通工具都是一成不變:坐火車。

  從白石山到吉林市只有一百五十多公里的距離,潘大姐為什麼非要選擇火車呢?記者第二天一大早跟隨潘大姐一起登上了這趟回家的4343次列車。

  記者:從你家到吉林的話多少錢?

  潘大姐:才九塊五,最便宜的一個票價了。冬天坐公共汽車也不安全,我們這兒都下雪,雪大的時候坐汽車,有的時候都挺害怕的。

  從一上車坐下,潘大姐就拿出自己購買的年貨給我們介紹起來,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潘大姐:我們那兒小鎮子賣的沒有吉林的東西好。過年換換新的,床單被罩什麼的,看看挺好的吧。還有給老爹買的酒,還有我們買的吃的。

  坐在這趟火車上,潘大姐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裏一樣,自然、從容。車廂裏懸挂的中國結和車窗玻璃上張貼的窗花,處處洋溢著節日氣氛。然而,記者也發現,這趟幾乎是逢站必停的列車,乘客卻很少,車廂裏顯得空空蕩蕩的。

  雖然上座率低,但是,車廂裏的各項保障制度不能缺少,尤其是在東北嚴寒天氣下,保障車廂溫度這樣的事情卻不能忽略,為此,車廂內燒鍋爐的工作一刻都不能停。

  瀋陽鐵路局吉林客運段列車員:沒有空調這個車,為了旅客冬天取暖,我們規定最低是攝氏十八度,最高是攝氏二十四度。

  陳舊的設施和如此低的上座率,為什麼還要開行這樣的慢車呢?

  瀋陽鐵路局吉林客運段副段長 任鳳霞:短慢車多數運作在老少邊窮等經濟欠發達地區。大雪封山的時候,這些短慢列車便成了老百姓出行的唯一選擇。近幾年來隨著高鐵不斷開通運營,許多旅客都選擇了高鐵出行,這些短慢列車客流明顯減少,我們多數列車都處於虧損狀態。但是鐵路作為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必須為當地老百姓出行提供運輸保障。

  在4343次列車上,我們的確感受到了這種小慢車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的實惠和便捷。

  4343次列車乘客:六道河到蛟河才四塊錢,這個方便還安全。汽車冷這個多暖和啊。

  許多乘客反映,由於列車經過的大多是山區,而且都是些經濟欠發達地區,良好的服務和便宜的票價,使得這趟列車幾乎成了他們出行首要的選擇。

  瀋陽鐵路局吉林客運段副段長 任鳳霞:吉林省共有短慢列車32趟,我們吉林客運段承擔了80%的承運任務。

  任鳳霞介紹,像4343次列車這樣的小慢車,在瀋陽鐵路局乃至全國鐵路線上運作的很多,而這些列車上的工作人員面對設施老舊的工作環境,始終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勤懇工作著。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