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新春走基層】陜西漢中駐村第一書記的山貨節

2017年01月26日 18:36:2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今天的新春走基層,讓我們走進陜西漢中的黑灘子村,去看看那裏的駐村第一書記黃偉是如何一步步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富的。

  19日一大早,黃偉就要和村民們帶著新殺的豬肉去參加山貨節了。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大家忙活了一整年。

  駐勉縣黑灘子村第一書記黃偉:快點、快點,今天非常重要,村民一年的成果就看今天了。

  早上七點半,村民們養的土雞和豬肉全部裝車。從村裏出發到城裏需要驅車兩個多小時。大家要儘快趕到漢中的菜市場,把這些土特産賣掉。

  和黃偉料想的一樣,這些土雞和豬肉剛到菜市場就被市民們瘋狂搶購。

  村民:五千元。

  村民:大概算了一下,掙了有四萬來塊錢。

  村民:賣完還不止這麼多。

  去年的這個時候,黑灘子村的村民們還在為如何過年發愁。眼下,村民們已經有了不錯的收入,想到大家今年可以好好過個年,黃偉心裏比誰都高興。黃偉説這只是一場山貨節的成果,接下來,他還要組織更多場山貨節。看到大家收入頗豐,黃偉覺得這一年來的辛苦也總算沒有白費!

  黃偉:今年黑灘子村的變化真的很大。

  黑灘子村位於陜西漢中的勉縣境內,全村349戶人家中,貧困戶就有141戶,屬於勉縣的一個重點扶貧點。黃偉是西安鐵路局漢中工務段的車間副主任,2016年1月調派到黑灘子村做駐村第一書記,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村子脫貧致富。剛從漢中來到黑灘子村,黃偉心裏還是有點打怵。

  駐勉縣黑灘子村第一書記黃偉:想到的扶貧那肯定是偏遠山區,一連串的畫面都在大腦裏閃現,當時就很沮喪,把貧困戶走訪了一遍,看了以後真的是特別困難,我自己內心就説,一定要想盡各種辦法,讓他們增加收入,能夠致富起來。

  脫貧致富的第一步需要先解決村民吃水難的問題。長久以來,黑灘子村的村民們要走一公里多的山路,去河裏打水喝,這樣既不方便也不衛生。因此,如何儘快給村子接上自來水管成為黃偉的首要任務。

  黃偉:這是這一組的蓄水池,拿土全部蓋了,因為冬季,全是人工抬上來的。

  建好封閉式的蓄水池後,黃偉從山上引來乾淨的山泉水,從此黑灘子村吃水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於是,黃偉開始思考該如何為大家脫貧致富尋找出路。

  黃偉原本的想法是讓村民們利用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養殖業,可他的這個想法,當時根本説不動村民。

  黃偉:他們當時就説有多困難,缺資金。

  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黃偉向鐵路局申請,免費給30個貧困戶發放雞仔和豬仔。同時,在黃偉的勸説下,其他村民也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始擴大養殖規模。

  51歲的桂會明是村裏第一個響應扶貧政策的養殖戶,去年,他在原有基礎上擴大了養殖規模。春節前,他家已經賣出去了上千隻雞,賺了近十萬塊錢。

  村民桂會明:他們不開導這個事,我今年也不可能養這麼多雞,我今年就膽子放大,對於結果也比較滿意的。

  桂會明説,接下來他要再次擴大養殖規模,同時打出自己的品牌。

  村民桂會明:我要把我們的品牌打出去,把雞的品質做上去,讓廣大消費者有一個滿意的回饋,記者,現在都有品牌意識了,基本上有品牌意識了.

  村民們觀念的轉變,是黃偉每天挨家挨戶跑出來的。不少村民家需要走上幾公里的山路才能到達,因此過河過橋對黃偉來説早已是家常便飯。雖然辛苦,但靠著自己日復一日的努力,黃偉贏得了村民們的認同跟喜愛。

  黃偉:這條路我已經走了無數次了。

  黃偉告訴記者,黑灘子村如今已經有4家養殖大戶,今年年初他們都賺了不少錢,但這僅僅是個開始,黃偉的目標就是今年年底要讓全村人都脫掉貧困的帽子。

  黃偉:一定要對農産品進行加工跟包裝,這是我面對的最大的一個困難,但是我有信心把它解決掉。

  目前,陜西省有56個國家級貧困縣,在這些地方,有10400名像黃偉一樣的第一書記奔走在駐村扶貧的一線,要帶領深山中的村民們真正實現脫貧致富,不僅需要他們一步一個腳印地真抓實幹,還需要他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副産品産業,在教育脫貧和異地搬遷脫貧上尋找出路。2017年,陜西省規劃還要脫掉20個貧困縣的帽子,駐村第一書記們在精準扶貧脫貧的道路上,將繼續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朱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