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陳滿出獄一年:偶爾夢見自己仍在獄中

2017年01月26日 09:13:49  來源:錢江晚報
字號:    

  原標題:23年冤獄平反後一年的陳滿:想創業 爭取做到70歲

陳滿一直説“沒有時間”,他想再去創業。陳偉斌 攝

  陳滿一直説“沒有時間”,他想再去創業。陳偉斌 攝

  1992年,海南省海口市上坡下村109號房屋內發生一起命案,隨後陳滿被海口市中院以故意殺人罪、放火罪判處死緩。後經陳滿和家人、律師長達23年的申訴堅持,這件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由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浙江省高院再審的故意殺人、放火申訴案,終於在2016年2月1日,被撤銷原審裁判,宣告陳滿無罪釋放。

  一年來,陳滿在享受著此前23年冤獄時間裏無法想像的奢侈——自由。但已經53歲的自由人陳滿,距離真的自由,或許還有一段距離。

  陳滿説,有一件事真的很奇怪——去年正式出獄前,時常會在夢境中感覺自己已經出獄,可睜眼時看到的卻還是冰冷、封閉的監室;如今,夢境和現況恰恰相反:會偶爾感覺自己仍在獄中,直到驚醒之後才意識到是在溫暖、寬敞的家裏。

  “他們不太主張我去創業”

  在同齡人籌劃著如何安度退休生活時,他想的則是如何創業。於是,在這個朋友圈裏,他多少變得有些格格不入。

  錢報:你現在還像以前那樣愛看書嗎?

  陳滿:現在實際上不像以前喜歡看書了。更願意走到社會上去,但也有範圍和區域。現在人人都設防。

  錢報:現在和朋友們交流時,有互相不能理解的地方嗎?

  陳滿:有時會有不理解。到這個年紀了,他們考慮的都是如何照顧好後代以及過好余生,但我想的還是創業。彼此看法不同就會有距離,但都比較平和,並非隔閡。他們普遍主觀上覺得我不了解現在這個社會,不太主張我去創業,當然也有認同我的觀點和看法的,但無論怎樣,我一樣理解他們,畢竟我們的人生經歷和軌跡完全不同。但人還是要謙虛,只要人家説的對,還是要接受。

  錢報:國家賠償對你而言究竟代表或意味著什麼?

  陳滿:對我而言只能説是最低賠償,其實都不應該去想錢的事。我只能好好用這筆錢去安排未來的事業和生活。

  “任何人被管得太多都會有壓力”

  哥哥陳憶和家人們一起,緊緊盯著陳滿。同時陳憶也知道,陳滿有時對此會倍感壓力。

  錢報:去年8月你父親去世了,此前你也説,這對你而言是一種無可挽回的遺憾。

  陳滿:是的。老人走得很安詳,交代我們好好照顧家裏,回報社會。別人説不管怎樣,至少老人看見我平反回家了也是安慰,我也只能這麼想。生死,我早在監獄裏就看透了。

  錢報:這一年來,你覺得你真正獲得自由了嗎?

  陳滿:自由?當然。但從某種意義上説,人是沒有自由的。做任何事情首先家裏人會擔心,會不停地給你講,親友也會提醒你。有時會感覺沒有完全自由,還是會有顧忌。

  錢報:家人希望你能穩定一些,哪怕走得慢一點,勸告會給你帶來壓力嗎?

  陳滿:任何人被管得太多,都會有壓力。家人的想法我能理解,他們覺得我冤獄那麼多年,拿了一筆國家賠償。為了這事,家裏遭這麼多罪,我再出問題的話接受不了。家人也跟我説,如果我再出問題,就再也沒力氣救我了。但壓力反過來也是動力,是對我行為的督促和提示。我也不可能停下來,機會肯定有。目前我給自己設的年齡底限是70歲,想趁這十幾年好好做,每個時代都有很多新的贏利點。

  “從來不想給自己貼個標簽”

  徹底忘卻那段經歷,對陳滿而言是絕不可能的,頂多只能淡化。他説自己有時候很簡單,“放下”了,也就前進了。

  錢報:判決書等材料還會經常拿出來看嗎?

  陳滿:現在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去翻那些判決書什麼的,不願也不想。雖然23年的堅持確實很不容易,我給自己的定義還是一個普通人。

  錢報:但你的經歷已經給你貼上了不少標簽。

  陳滿:我從來不想給自己貼個標簽,但也要有自己的道德標準和做事原則。

  錢報:現在還會回憶起過去那段時光嗎?

  陳滿:偶爾回憶起,還是有傷痛,儘量不去想。但抹是抹不掉的,只能淡化,一生都會有這個陰影。

  “我是一個透明的人”

  陳滿很自信,説沒準兒五年後,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見到馬雲。

  錢報:你希望被外界關注嗎?

  陳滿:現在起碼是希望平靜的生活,因為想要做事就不能有太多干擾。當時代變化時,對固有的觀念、思維和看法可能要“歸零”,但對我來説,重新學習和創業的念想不能滅。

  錢報:從去年開始你就一直提及想做文化産業。

  陳滿:是的,因為我發現很多時候社會上道德和誠信的缺失很明顯。我希望通過文化傳播,加深誠信和道德力量,現在也叫正能量是吧。人總還是向善的,有需求就可以做。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出去,把外來好的文化傳播進來。這是個大目標。機會只被有準備的人抓住。或許五年後,我也能憑藉自己的成績見到馬雲。

  錢報:現在主要都在哪些地方考察?未來想從哪起步?

  陳滿:在成都考察多一些。條件允許的話有可能還是想從成都起步。大城市有很多新興行業、外來的東西,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但我可以去了解和判斷,有時還是要回到最根本的:研究人。

  錢報:你去考察學習時,別人怎麼看待你?

  陳滿:我是一個透明的人,我的經歷人家都知道。所以很多人首先對我會有種主觀上的偏差,認為我不了解這個社會。

  錢報:如果最後的結果和你預想的不一樣呢?你會遺憾嗎?

  陳滿:只要向著目標前進就沒什麼好遺憾的,做事在人成事在天,金錢、名譽、地位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盡力了就可以,不要去想太多成敗,只要自己覺得有意義。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