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又乾淨、又省事 北京去年663個村莊實現清潔能源取暖

2017年01月24日 17:09:5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北京市海澱區上莊鎮東小營村村民劉淑鳳向記者介紹“煤改氣”設備。中新網種卿 攝

  中新網北京1月24日電(種卿) “七、八萬的‘煤改氣’費用,政府補貼基本都覆蓋了。”談到自家新裝的燃氣取暖系統,北京市海澱區上莊鎮東小營村村民劉淑鳳難掩笑意,再也不用半夜起來去添煤,打開燃氣取暖系統,簡單設置後,就能讓室內溫度維持在18度以上。“真的太方便了”,劉淑鳳重復著。

  1月23日,記者跟隨“治霾京津冀在行動”北京站採訪團來到海澱區東小營村,這裡是2016年完成“煤改清潔能源”改造工作的663個村莊之一。據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村鎮建設處處長郭子華介紹,去年北京市完成了663個村莊、22.7萬戶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有效減少燃煤68.1萬噸。

  七、八萬的“煤改氣”費用 農戶不花一分錢

  走進東小營村,已經聞不到燃煤的刺激氣味。

  “全村都實現了煤改氣改造,每戶改造成本大概在七、八萬塊錢,農戶沒有花一分錢的改造成本。”北京市海澱區農村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王小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

  王小均説,無論是“煤改氣”還是“煤改電”,村裏農戶不用花任何改造成本。先是由北京市政府補貼一部分,剩下的由區政府財政“兜底”,海澱區內的村莊,只要使用面積在267平方米內,改造費用都是百分之百由政府補貼承擔的。

  2016年,北京全市完成了663個村莊、22.7萬戶的“煤改清潔能源”任務,超額完成200個村莊,超額完成計劃任務的43%,可有效減少燃煤68.1萬噸。

  郭子華認為“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之所以能取得積極進展,與多方面的協同發力密不可分。首先是市區聯動,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規劃國土委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抽調人員成立“煤改清潔能源”專門機構,快速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補貼標準;其次是電力、燃氣相關企業的積極配合;最後是專家團隊問診把脈,圍繞技術路線、設備選型、品質管控等方面給予技術支援。

  東小營村村民家中的燃氣設備。中新網種卿 攝

  又乾淨、又省事 一個電話維修人員就到府

  不同於東小營村的“煤改氣”,順義區高麗營一村則採用了“煤改電”的方式。

  講起新近用上的電力取暖,76歲高齡的高麗營一村村民宗桂婷滔滔不絕,“之前燒煤太麻煩,為了保持室內溫度,自己得屋裏屋外來回跑,弄得頭髮、衣服、地上都是爐灰,別提多臟了”,現在按幾個按鍵就行,又乾淨、又省事。

  改造之初,不少村民擔心採暖的整體費用將提高。對此,宗桂婷告訴記者,“不僅不會高,説不定還更省錢”,往年燒煤取暖時,整個冬季要用掉四、五噸的煤,以每噸900元計算,大概需要4000元左右,這樣算下來其實用電可能更省錢,日後,電價可能還有相應補貼。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部門還特別建立了全方位的運作維護體系。郭子華説,各區組織中標企業建立設備後期維修服務體系,確保維修服務人員在接到電話後2小時到府,4小時內完成維修,並要求4小時內無法完成維修的立即更換新設備。

  “一個電話,維修人員就能到府服務,實在太方便了。”宗桂婷感慨道。

  北京市順義區高麗營鎮一村村民宗桂婷接受記者採訪。中新網種卿 攝

  今年“小目標”:700個村將完成“煤改清潔能源”

  2017年,“煤改清潔能源”的工作還將惠及哪些村莊?

  據郭子華介紹,2017年,北京市農村地區要完成700個村莊的住戶“煤改清潔能源”工作任務,其中朝陽區、海澱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大興區和通州區要完成剩餘平原地區村莊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

  同步實施“煤改清潔能源”的還有約1400個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和79萬平米籽種農業設施,確保村莊範圍內實現基本“無煤化”。

  “在9月底前,北京將完成農村‘煤改清潔能源’所需的電力、燃氣配套設施建設,同步完成戶內線路改造和取暖設備安裝;在10月底前完成未實施‘煤改清潔能源’村莊的優質燃煤配送和爐具安裝工作。”郭子華稱。(完)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