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經濟將保持出色表現(外國名家眼中的中國經濟)

2017年01月16日 13:23: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舉行前夕,本報記者採訪了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海瑟和首席經濟顧問、前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

  安聯集團上世紀70年代末就進入中國,是全球最大的保險和資産管理集團之一。他們表示,儘管前路會有曲折,但中國一定能保持出色的經濟表現,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有影響力的角色。

  中國經濟能否穩定增長是國際經濟界矚目的焦點之一,兩位專家對中國經濟前景都表示樂觀。海瑟認同中國政府目前處理信貸擴張風險的方式,認為中國在今後很多年仍將是世界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埃爾—埃利安表示,中國經濟不會遭遇“硬著陸”,“在充滿不確定的世界經濟大環境裏,中國決策者在引導本國經濟轉型方面的表現可圈可點”。

  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上,中國為世界經濟開出了“藥方”,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日益融合,密不可分。埃爾—埃利安認為,考慮到中國經濟和金融規模及其影響力,中國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是不足的。歐洲和美國有沒有做好準備接納中國進一步發展,這是個大問題。在歷史上,一個每人平均收入還處在較低水準的國家很難具備系統重要性,但中國與眾不同。雖然中國每人平均收入排名較低,但它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融合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海瑟表示,未來世界的價值觀和政策原則將同西方所習慣的那套大不相同,但西方很多決策者還沒有意識到這點。在未來較長時期內,中國都將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今後5至10年,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會降到5%或6%,這仍是一個健康、穩定的增長區間。隨著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進一步融合,轉向中低速增長的過程可能會出現曲折。中國開始開放金融體系,這是一個積極的舉措,但也會給匯率和資本流動帶來波動。

  近期人民幣匯率問題是西方關心的熱點問題,一些人對人民幣貶值有批評之聲。但兩位專家持不同的看法。海瑟認為,人民幣適度貶值不是以鄰為壑,這是多年持續升值後的理智選擇,有助於實現經濟的通貨復漲。埃爾—埃利安認為,人民幣會溫和貶值,但將保持在國際社會能夠接受的範圍內。

  埃爾—埃利安對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前景充滿信心。“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特點是技術蛙跳戰略。”埃爾—埃利安説,“中國直接參與到最先進的創新中去,而非按部就班逐步升級。”他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保證增長的成果最大可能被分享,同時不斷進行調整。

  海瑟指出,中國已經出現了人口老齡化趨勢,新的挑戰是,勞動人口供養比顯得不可持續,政府需要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給民眾的醫療和養老托底。海瑟表示,中國的不少問題其實早已解決了。根據安聯集團發佈的全球財富報告,中國的中産階層人口增加迅速。“這是國家繁榮的一個重要成就,也是經濟的穩定因素。”他説,不管中國當前面臨什麼樣的問題,都應看到有一大批人在經濟上邁上了新臺階,“我們應當給中國政府的成功政策點讚”。

  (本報柏林1月15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16日 02 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