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2017年中國經濟8問:房價會否暴漲?牛市是否可期?

2017年01月16日 09:58:41  來源:中國經濟網
字號:    

  “70萬億級噸位”的中國經濟巨艦已駛入2017年。回望“黑天鵝”漫天飛舞的2016年,2017年既充滿期待,又滿是疑問。被定調為實施“十三五”規劃重要一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之年的2017年將發生什麼:“L”型走勢的中國經濟能否保持6.5%左右的增長?人民幣匯率會否“破7”?房價走勢如何?股市會否迎來牛市?中國經濟網記者歲末年初採訪了多位專家,梳理出2017年中國經濟8問,試圖找出一些答案。

  一問:GDP增速能否守住6.5%左右?

  2016年,中國經濟走出一個大大的“L”型走勢。今年1月10日舉辦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表示,預計2016年全年中國GDP增速可以在6.7%左右。意味著,在2016年前三個季度GDP分別實現6.7%的增長之後,四季度迎來6.7%的增速也成為大概率事件。然而,中國經濟的“L”型調整還需要多久?2017年經濟增速會否再下臺階?6.5%左右的增速能否守住?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不確定性”成為近幾年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關鍵詞。然而即便環境越來越複雜,不利因素和積極因素交織,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和品質依然很“亮眼”。多數專家看好2017年中國經濟,認為繼續保持6.5%左右的增長還是充滿希望的。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預測,2017年中國GDP增速可能會進一步下滑,但是趨穩的,在6%-6.5%之間,沒有“硬著陸”的危險。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不確定性形成的不同類型合力組合將會帶來經濟增長的波動。如果外需環境惡化,匯率貶值幅度加大,房地産銷售和開發投資增速顯著下降,民間投資繼續下行,增速可能滑入6.5%以下;如果外需環境改善,房地産市場運作平穩,民間投資回升,經濟增速將高於6.5%。不過中國經濟潛在增長能力依然很大,重要的是增長品質的提升。在“十三五”期間保證年均經濟增長6.5%的基礎上,加大結構調整力度,推進經濟梯度轉移,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增強發掘新人口紅利的能力,是提升經濟增長品質的重點。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速保持6.5%左右的增長還是很有希望的。2017年中國經濟有七個方面的動力:第一,消費結構升級,尤其是服務型消費的增長;第二,産業結構升級,尤其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三,庫存見底産生的積極性影響還會延續;第四,降成本力度一定會加大,因為降成本是勢在必行的;第五個,PPI的回升對於經濟還會産生促進作用;第六,財政貨幣政策依然會保持積極的力度;第七,經濟系統的發展進入了實質性的投入階段,但是不大可能出現像PMI這樣大幅度的回升。

  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不會低於6.5%,到2020年要實現兩個翻番,低於6.5%目標會實現不了,而一旦低於這個數字,中央將採取必要措施。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