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播撒“黨的種子” 江蘇省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超九成

2017年01月13日 13:50:58  來源:新華報業網
字號:    

  全省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超九成

  播撒“黨的種子”激活“紅色引擎”

  江蘇省工商局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形勢喜人。截至去年8月底,江蘇全省私營企業達205.34萬戶,註冊資本8.9萬億元;個體工商戶414.73萬戶,出資金額3900億元。2015年,江蘇全省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3.9萬億元,佔全省經濟總量的55%。

  江蘇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元慧表示,江蘇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非公黨建”這個“紅色引擎”。在面廣量大的民營及個私企業中播撒“黨的種子”,催生出非公經濟蓬勃發展的好勢頭。

  非公企業,黨組織覆蓋率超過九成

  問:這裡不是機關,又升不了官,幹嗎還要入黨?

  答:我們生意做得好,上靠中央政策,下靠支部引領。黨的正能量,就是咱們個體工商戶發展的動力。

  這是連雲港市海州區白虎山批發市場康師傅速食麵代理商郭家翠與一位市場同行的對話。不久前,郭家翠被市場所在的海州區私個協會黨支部列為“發展對象”。

  記者從該支部獲悉,支部現有正式黨員25名、預備黨員3名、發展對象5名。去年以來,發展入黨積極分子78名,另有40人已遞交入黨申請書。

  在江蘇非公有制經濟領域採訪,記者發現,無論大江南北,“黨的種子”無不在生根發芽、蓬勃生長。

  上月初,蘇州市召開“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現場推進會。記者從會上獲悉,該市已建立非公企業黨組織1.9萬個,社會組織黨組織1100多個,涌現出陳惠芬“融合工作法”、周新民黨建工作室等一批先進典型。張家港市則在“小個專”等非公經濟組織中積極打造“光彩先鋒”非公黨建工作品牌。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無論是規模以上民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專業市場,都已成為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和就業主渠道。因此,我省堅持“像抓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一樣抓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積極探索黨組織和黨員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不斷擴大非公企業黨組織和工作的覆蓋面。

  截至2015年底,全省29.4萬多家非公企業共有從業黨員59.7萬多名,單獨或聯合建立黨組織79923個,覆蓋企業27.2萬家,黨組織覆蓋率為92.3%。其中,單獨建立黨組織的非公企業6.9萬家。

  長效機制,推動“黨的種子”持續發力

  去年6月6日,蘇州市首家以個人名字命名的民企非公黨建工作室“吳錦豐民企黨建工作室”揭牌。該市工商局局長劉海東表示,“吳錦豐民企黨建工作室”的成立,為民企一線黨員提供了固定學習交流場所,為解決民企一線黨員的實際困難提供了渠道和平臺。

  為打造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陣地,江蘇省依託全省1.8萬個黨員服務中心(站),建設區域性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平臺,吸納1.2萬個片區綜合黨組織和3.6萬名流動黨員。對於非公企業集聚區——各類園區,按照“一區域一中心(站)”目標,建立黨群服務中心(站),為非公企業黨組織提供了固定活動場所。

  此外,江蘇省還開發建設非公企業黨建資訊系統平臺——紅旗飄飄,開闢非公企業黨員活動的網路陣地。記者從南京市工商局獲悉,該市去年啟動建設“黨員e家”非公黨建智慧平臺,構建“三系統一中心”的非公黨建智慧應用體系。

  “黨的種子”已經播撒,黨建平臺也已搭起,那麼如何形成非公黨建持續發力的長效機制?省私營個體經濟協會黨委常務副書記、省私營個體經濟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鄒泓介紹,首先培訓和錘鍊一支對黨懷有感情、理解支援黨的工作的骨幹黨員隊伍,是完善非公黨建長效機制的主體。

  近年來,省市縣三級聯動、分層輪訓,累計培訓非公企業新任黨組織書記和片區綜合黨組織書記4萬餘名,培訓非公企業黨員業主和出資人2萬餘人次。同時,為構建銜接有序、管理有力的非公黨建領導體制,我省還推行大型非公企業黨組織由上級組織部門與企業所在地黨委雙重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各省轄市組織部門已對293家大型骨幹非公企業黨組織實行雙重管理。

  “紅色引擎”,激活非公經濟一池春水

  記者近日在昆山市周莊古鎮看到,29家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戶,每家門前都挂有“共産黨員經營戶”的公示牌。

  去年6月以來,江陰全市已有200余名黨員經營戶或黨員亮明身份、職責和承諾。該市市場監管局局長陳俊虎表示,黨員“三亮”活動,不僅是接受監督,更是彰顯責任。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金湖經濟開發區,記者走進江蘇傑創科技公司的“周金玉書記工作室”,這是該區以非公企業支部書記命名的4家書記工作室之一,每個工作室負責帶動3-5家非公企業,旨在利用成員企業産業關聯度較高的特點,整合資源,實現共贏。

  王元慧表示,面對經濟新常態和供給側改革的新要求,我省非公企業正處在産業加快轉型、結構加快調整的關鍵期。非公黨建的蓬勃推進,為全省非公經濟轉型升級、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助推力。

  “越是關鍵時刻,黨支部的作用就越明顯。”採訪中,不少非公企業負責人都發出這樣的感慨。

  在睢寧星星家電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王朝兵深有感觸地説:“公司發展到現在,年産值42.5億元,銷售收入35.3億元,利稅3.4億元,黨建工作功不可沒。”睢寧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晨表示,黨組織就是企業發展的堅強堡壘,黨員就是點亮企業輝煌的“火種”。睢寧縣通過組織非公企業黨員開展“亮身份、亮承諾、比技能、比業績”的“雙亮雙比”活動,激發黨員職工的責任感榮譽感,真正讓黨組織成為非公企業發展的“紅色引擎”。

  丁兆平 鐘勇 李先昭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