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提站位

2017年01月01日 10:45:04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
字號:    

  原標題:2016稅收改革攻堅這一年:提站位——助力“一帶一路”展現大國稅收氣度

  國際稅收是全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公平高效的國際稅收體系,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有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於“加強全球稅收合作,打擊國際逃避稅,幫助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國家提高稅收徵管能力”的“三點主張”有力融入全球經濟新秩序,推動了各方攜手共建利於全球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國際稅收新秩序,把脈世界經濟,唱響中國聲音。

  全球稅收合作共治離不開中國

  稅收是國際經濟政治合作的重要載體。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戰略研究處處長盛思鑫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把握國際稅收規則新一輪重塑的重大機遇,積極作為,逐步實現由國際稅收規則的接受者向制定者的角色轉變,依託“一帶一路”戰略聚集廣大發展中國家權益發聲,積極維護髮展中國家利益,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稅收支撐。

  多項“中國方案”融入國際稅收新規則。我國利用G20委託OECD對國際稅收規則進行重塑的時機,積極參與應對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行動計劃、聯合國國際稅收規則制定和稅收情報交換國際規則制定,主動提出“修改數字經濟稅收規則”“利潤在經濟活動發生地和價值創造地徵稅”等1000多項立場聲明和意見建議,在國際稅收指導原則、數字經濟、無形資産等領域作出了特殊貢獻,並於G20杭州峰會完成“華麗轉身”,改變發達國家主導規則制定的局面,有力將理念融入新的國際稅收規則中,較好地維護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稅收徵管論壇(FTA)共話稅收發展傳遞“中國主張”。作為2016年G20杭州峰會的重要配套活動,5月份第十屆稅收徵管論壇(FTA)大會在北京召開,與會的44個世界主要經濟體、7個國際組織以及9家企業近200名中外代表共議全球稅收治理。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從稅收徵管能力建設“需求方”和“供給方”的雙重角度探討國際稅收合作新途徑,提出加強稅收徵管有關倡議,得到與會各方的一致認可。會議簽署了稅收協議或達成合作意向11個,並高度評價了負責任大國的“中國形象”與正在實施的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稅收現代化成果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積極的參考和借鑒。7月23日G20稅收高級別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會議強調,經濟全球化帶來重大變化,原有國際稅收秩序面臨嚴峻挑戰,亟需構建公平合理的新型國際稅收關係,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近30%的中國理應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116個雙邊稅收合作機制全力服務對外開放。目前,國家稅務總局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際貨幣組織(IMF)等25個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關係,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116個國家和地區主管稅務當局建立了雙邊稅收合作機制,並與金磚國家建立稅務局長會晤機制。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作為雙邊稅務合作的法律基礎,充分發揮了為跨境納稅人減輕稅收負擔、避免雙重徵稅、提高稅收確定性、解決涉稅爭議的積極作用,有效服務了我國“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對外開放戰略。

  2016年,我國與柬埔寨、羅馬尼亞、波蘭、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等國簽署稅收有關協定、議定書,此外還與美國、加拿大、法國分別簽署了稅務合作備忘錄。與此同時,在避免雙重徵稅協定框架下積極開展雙邊磋商,為納稅人解決跨境涉稅爭議,2016年開展雙邊磋商67例,為跨國企業消除雙重徵稅50億元。同時,借助聯合國國際稅收合作專家委員會的平臺,我國積極參與《聯合國發展中國家轉讓定價實用手冊》的編寫和修訂工作,提出了“成本節約、市場溢價”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反避稅觀點與理念,得到了積極評價。

  OECD稅收政策與管理中心主任帕斯卡認為:“中國目前正在全面參與國際稅收規則的改變,已經成為我們正在建立的國際稅收社區的重要成員,中國在推動G20國家將稅收提到非常重要的議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擔當服務“一帶一路”新增長

  全球著名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認為,世界經濟重心已經逐步向東方和南方的發展中國家傾斜,“一帶一路”勢必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美國斯坦福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同時指出,“‘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低收入國家多,利用中國稅收發展的優秀經驗幫助他們有效運用稅收方法解決各類經濟問題,不僅是提升我國稅務國際影響力的必要舉措,更是大國擔當的重要體現。”

  真誠帶動“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深入參與國際交流。充分利用FTA這個國際稅收領域合作範圍最寬、層次最高的平臺,推進稅收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今年我國承辦的FTA大會有15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參會,哈薩克、巴基斯坦、柬埔寨、立陶宛、喬治亞5國是經中方和大會秘書處協調後,主動邀請的非FTA成員經濟體,旨在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各國稅務機關架起溝通橋梁,進一步強化徵管互助和協作。哈薩克國內收入局局長葉爾克金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真誠期待中國稅務部門向哈方分享更多營改增等稅收改革經驗做法,進一步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徵管能力。

  真誠幫助“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把握髮展契機。“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投資份額日益增加,以及發展中國家出境直接投資的規模也在迅速增長,但受制於以發達國家及其集團主導制定的國際稅收規則,讓發展中國家很‘受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稅法研究學者葉莉娜博士認為,公平的國際稅收秩序與先進的稅收制度經驗成為“一帶一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急需品”。為此,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為幫助提升發展中國家稅收能力共實施了12個雙邊和多邊合作項目,並與加拿大稅務局牽頭組織FTA框架下的稅收徵管能力建設項目,共同探索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入全球稅收合作包容性框架,應對BEPS挑戰,有力提升運用稅收手段提高經濟治理的能力。

  真誠協助“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分享改革發展成果。截至目前,國家稅務總局在商務部等部門支援及在OECD的合作框架下,利用多邊稅務中心等平臺為68個發展中國家300余名稅務官員提供了12期業務培訓。同時,積極與OECD簽署合作備忘錄,在稅收政策、稅收徵管、國際稅收等19個領域開展稅務培訓、立法諮詢、高層政策對話等多種形式的合作,共同提升發展中國家稅收徵管能力。今年3月份,國家稅務總局與OECD合作在我國建立第一個位於非OECD國家的多邊稅務中心,旨在發揮雙方優勢資源,為亞太地區及非洲稅務官員提供稅收業務培訓,此舉標誌著中國對外稅收技術援助邁上了新臺階。

  中國致力推動營造稅收新環境

  今年1-9月份,我國境內投資者對全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653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金額累計達1342.2億美元,同比增長53.7%,高出2015年全年數額,對世界經濟復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隨著更多中國企業海外發展,遭遇的稅收風險也逐步增加。“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後。重回以鄰為壑的老路,不僅無法擺脫自身危機和衰退,而且會收窄世界經濟共同空間,導致‘雙輸’局面。”習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會呼籲,要積極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對外拓展多邊、雙邊稅收合作,對內深耕稅企直通,穩步推進稅收改革,中國稅務致力於推進全球稅收環境和諧共榮。

  “稅收辭典”打開企業走出去發展“多寶盒”。有豐富海外投資經驗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巴西投資中總結出一句“名言”:在巴西,離開了稅務,很多重大決策都免談。“以往缺乏對境外稅收資訊的了解是制約工作開展的一個主要瓶頸,但目前情況已逐步扭轉。”國家稅務總局國際稅務司司長廖體忠説,“我們主動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從去年開始,稅務總局便組織全國各地稅務機關開展國別稅收資訊研究工作,覆蓋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我國企業主要投資目的國在內的95個國家和地區。截至目前已發佈19個國家(地區)投資稅收指南,可以説,走出去企業已經有了應對境外稅收問題的‘大辭典’。”與此同時,國家稅務總局還建立了“一帶一路”稅收服務網頁,在上海開通中國國際稅收服務熱線,解答“走出去”企業政策諮詢,回應服務訴求。

  積極應對BEPS挑戰打造公平正義稅收環境。“據不完全統計,BEPS導致的全球企業所得稅流失每年高達1000億至2400億美元。同時,國際稅收領域呈現出了稅源跨境流動不只在跨國企業母國與東道國之間發生,還可能向第三地甚至其他地方流動等新特點,跨境稅源管理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中國財稅法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説。對此,我國積極落實G20關於BEPS行動計劃,制定下發關於一般反避稅管理、非居民企業間接轉讓財産以及企業向境外關聯方支付費用所得稅問題處理等一系列制度辦法,積極研究反避稅難點問題,將我國在聯合國提出的“成本節約、市場溢價”等新觀點積極應用到案件調查與對外談判中,並將反避稅調查從傳統購銷交易向股權和無形資産等交易類型拓展。近三年來,全國反避稅工作累計貢獻稅收收入超千億元,調查處理了一批反避稅大案要案,有力推動了全球稅收公平分配,得到了外國稅務當局與跨國企業的理解與認可。

  各地“百花齊放”稅企直通做實權益保障。各地稅務部門以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10項舉措為抓手,結合區域“走出去”分佈情況,提供共性個性服務。湖南省國稅局組建稅法援助專家團隊,幫助“走出去”企業有效利用稅收協定,消除國際重復徵稅,解決稅務爭端。吉林省國地稅局共同建立“一套清冊”,對走出去企業情況實時掌控,隨時跟進服務。山東省煙臺市國稅局結合中韓産業園等項目建設,專門為企業提供稅收協定輔導。青島萊西市國稅局針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舉辦系列稅企研討會,積極為走出去企業提供直通服務。廣東省東莞市國稅局積極優化《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開具流程,為中資企業提供稅務服務和保障。

  “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援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用的百花園。”習近平主席在G20峰會的承諾得到與會代表的廣泛共識。我國稅收改革深度服務“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服務於全方位開放格局,力爭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格局相適應,符合我國根本利益,與國際發展趨勢基本一致的中國國際稅收新體系,承擔起穩健、成熟的大國責任,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中國稅務力量。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