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中國@2016]國企改革這一年 一招棋勝滿盤活

2016年12月29日 10:55:55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經濟日報年終特別報道 全面深化改革進行時國企篇】2016年,“改革”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關鍵詞。從2016年2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首度披露“十項改革試點”落實計劃,到7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上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儘快在國企改革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成效;從7月26日,國務院發佈《關於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跨國公司”,到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國企改革的目標、方向、路徑越來越清晰。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今年的國企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抓住主要矛盾,取得了“一招棋勝滿盤活”的效果。

  □ 形成良好改革態勢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棋局中,國企改革是重中之重,是必須牽好的“牛鼻子”。

  回顧即將過去的一年,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7個專項配套文件先後出臺,其餘4個文件也均在履行相關程式,國企改革頂層設計“1+N”文件體系基本形成。國資委還會同有關部門出臺了36個配套文件,共同形成了國企改革的設計圖、施工圖。

  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表示,去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政策制定出臺年,今年是國企改革政策落地年,明年是國企改革的見效年。圍繞促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一系列改革舉措正在落地:

  ——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中央企業的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超過92%,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佔比達到68%。

  ——董事會建設進一步深化,建設規範董事會的中央企業達到85家,外部董事人才庫增加到389人,專職外部董事增加到26人。

  ——市場化選聘加快落實。在4家試點企業採取市場化方式選聘了1名總經理和13名副總經理。

  ——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和兼併重組等“十項改革試點”全面鋪開。企業員工持股試點,已確定了10家試點的中央企業三級子企業名單。

  此外,為了給改革者撐腰鼓勁,讓國企負責人敢幹事、願幹事,國資委還專門出臺文件,初步建立了改革容錯機制。

  隨著一系列舉措落地生根,改革增活力、強動力、釋紅利的積極作用有效發揮。

  “企業效益恢復性增長的目標初步實現。”張喜武説。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中央企業克服大宗商品價格低位波動、政策性讓利因素較多等不利因素,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8.7萬億元,同比增長1.2%,扭轉了連續18個月的下滑局面。

  中糧集團副總經理萬早田表示,借助一系列改革,企業的活力與競爭力被激發出來,經營指標明顯改善。今年1至10月,集團實現利潤總額49.8億元,同比增加34.5億元、增長2.3倍,已超額完成全年預算。

  □ 引領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對於2015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突出強調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經濟工作中的主線作用,明確提出“今年以‘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抓手,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業供求關係、政府和企業理念行為發生積極變化。明年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事實上,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回答了中國經濟下一步“怎麼辦”的問題,更是為國企改革指明瞭方向和重點。目前,一些國有企業存在主業不突出、管理層級多、産能過剩嚴重等問題,這些都迫切需要通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解決。

  過去一年間,國企堅持以改革促瘦身,以瘦身促健體,以瘦身健體促提質增效,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尤其是最近半年,中央企業累計減少法人1777戶,很多企業形成了“集團總部—專業化公司—生産單位”的三級管控架構。同時,以財務指標為依據逐戶分析,堅決止損、降本節支,1至10月,中央企業成本費用總額同比增幅低於收入增幅0.6個百分點。

  從單戶企業來看,國家電網、中國遠洋海運、招商局集團法人戶數累計減少均已超過130戶,國家電網、國投、中國遠洋海運、航太科技累計“壓減”比例均超過6%。

  中遠海運集團副總經理葉偉龍告訴記者:“公司共提出關閉340家法人單位的清單,目前已清理關閉151家,計劃明年6月底提前完成壓減目標。”

  堅決加大兼併重組力度也是重要工作之一。張喜武説,在去年完成6對12戶中央企業重組基礎上,今年國資委繼續推動了5對10戶中央企業進行重組,目前中央企業戶數已調整至102戶。

  國家電投總經理孟振平説,重組後公司加快推進了核電技術自主創新,有力推動了AP/CAP三代核電産業化發展和核電國際化發展,計劃明年上半年實現首臺AP1000機組並網發電。

  此外,改革加快“僵屍企業”市場出清。截至10月末,中央企業已完成分流安置富餘人員11萬人;中央企業化解煤炭、鋼鐵過剩産能分別達到3512萬噸和1019萬噸,充分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棄舊是為了揚新。2016年中央企業在推動創新驅動,搭建“雙創”平臺,建立産業基金推動結構調整等方面不斷發力。數據顯示,目前中央企業發起和參與的基金超過200隻,總規模超過6000億元。

  □ 深化改革向管資本推進

  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的一項重大舉措。

  “國資委設立資本運營和收益管理局,就是為了突出‘管資本’。”國資委副主任劉強告訴記者,要通過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通過組織指導和監督國有資本運營平臺開展資本運作,來優化國有資本的配置,提升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和投資回報。

  “重點是要動真碰硬、真改深改,在改體制、改機制、改模式上下功夫。”張喜武表示,改體制,就是按照出資關係,明晰國資監管邊界,優化國資監管內容;改機制,就是積極推進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公司決策和執行機制;改模式,就是堅持産業為本、資本為魂,兩手抓、兩促進,推動産融結合、産能互進。

  目前確定的10家試點企業都抓住這次試點契機,形成工作方案。比如,招商局集團推動業務結構從“三大主業”向“三大平臺”轉型,推動實業、金融和投資與資本運營的協調發展,總部機構改革力度空前,萬億資産、千億利潤的企業集團總部員工不到200人。

  “2016年,‘管資本’向前推進的幅度較大,帶動了産權改革、去産能、結構重組、企業瘦身健體等。”李錦認為,2016年國資體制改革方面成績頗為顯著,尤其是在管資本層面的推進令人驚喜,但是在機制改革方面卻不盡如人意。比如職業經理人制度。由於薪酬並沒有真正放開,即便是在新興際華,只是聘請經營人,而非真正的職業經理人。在混合所有制的推進方面,最終沒能形成混改風潮。同樣的局面還出現在員工持股方面,儘管國企層面上下內在積極性都很高,可依舊推進緩慢,這些都需要在未來的改革過程中予以解決。

  國企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的當下,更需要我們堅定信心、攻堅克難。

  現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有了清晰明確的“施工圖”,關鍵在於落地落實、務求實效。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增強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韌勁,扎紮實實把改革舉措落到實處,新時期的國企改革必將譜寫新篇章,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國有骨幹企業,必將為中國故事寫下新的時代注解。讓我們共同期待,國企改革見效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劉 瑾)

[責任編輯:郭碧娟]